电车报废后,电池要运回生产国:欧盟对中国电车的一记重拳
欧盟出台新电池法,提高电动汽车电池回收门槛
最新消息,欧盟对电动车电池回收再加码,出台新规定:电池报废后必须运回生产国进行处理。这直接加重了电池生产企业的负担,尤其对国内电池企业而言,回收成本将大幅增加。
除此之外,欧盟《新电池法》还对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提出更高标准,其中,电池制造商在设计产品时就须考虑回收利用,确保电池易于拆解、回收和再利用。
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减少电池污染,推动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对电动汽车电池回收提出严苛要求,从电池设计到回收处理的全生命周期均制定了更高标准。
首先,欧盟对电动汽车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有着切身担忧。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电池生产和报废处理将成为一大环境隐患。
使用后的电池如处理不当,就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此次法规有助于从源头上规范电池生产和回收利用。
其次,这或许也是欧洲传统燃油车产业链的一种自我保护。面对电动车冲击,欧洲车企纷纷转型,但整个产业链转型升级仍需时日。通过立法设置电动车门槛,为本土传统车企赢得喘息机会。
再者,欧盟的这一举措不无为自身利益着想。将电池回收处理限制在欧盟国内,不仅可减少污染外溢,还能确保就业和创收。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选择。
不过,电池污染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确是个全球性难题,欧盟主张"谁生产谁负责",强调对电池全生命周期环节的规范管控,其环保理由是合理的。毕竟电动汽车电池污染不容小觑。
更有甚者,一些报废电池流入黑市,被人为拆解回收有价金属,剩余有毒物质则被随意丢弃,后果不堪设想。
据测算,到2025年,中国报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将超过170万吨,2030年更将突破350万吨。如此庞大的报废电池数量,将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然而,目前我国规范化的电池回收率不足25%,回收成本高企是主因之一。很多电池生产企业对回收不太重视,将利润最大化视为核心目标,将回收外包给第三方机构。
这不仅影响电池回收质量,还容易滋生暗箱操作、污染转移等乱象。所以,任何一个环节疏于管控,都可能酿成生态灾难,我们应该积极应对电池污染,避免环境灾难。
近年来,欧盟及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法规,对电池生命周期进行全方位监管,这不仅给中国业内企业带来压力,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事实上,只有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池污染难题。
值得庆幸的是,报废电池并非无用之物,其残值较高,所含金属和活性材料经过提取加工后,均可获利回收。我国一些龙头企业已在探索发展回收产业链,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专家们预测,随着回收技术不断成熟,到2025年电池回收产业有望实现100亿元产值,回收利润可观,将极大激发企业参与热情。
事实上,绿色出行已然成为全球大势所趋,一旦我们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新能源汽车就难以打入欧洲等国际主流市场。
未来几年,我国电池回收产业链必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政府要加快完善回收政策法规,企业则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于回收再生领域。
只有各方携手并进、形成合力,我们才能最终实现电池资源循环利用,推动新能源车产业走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那么,关于电池回收问题,有何应对之策呢?
应对之策
首先,政府应当建立"谁生产谁回收"的模式,将回收环节计入电池生产成本,明确企业应尽的环保责任。与此同时,适当提高新能源车购置补贴门槛,倒逼企业主动投身回收再利用领域。
企业则应先在国内市场先行一步,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先行积累经验,日后再复制推广到海外市场。
比如,东南亚正迅速成为全球新能源车销售增长最快的地区,中资汽车厂商正加快布局,可在当地设立回收分拆基地,达到就近回收、降低运输成本。
对于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电池龙头企业,不妨直接"走出去",在海外消费市场设立回收加工厂,一方面可就近回收再利用,另一方面也为日后打入当地市场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国内电池生产企业、汽车厂商、回收加工企业等相关方,必须加强沟通合作,统一产品标准,实现资源共享互通,努力构建起一条完善的废旧电池循环产业链。
只有采取系统性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池污染这一顽疾。当前虽然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只要政策市场双轮驱动,中国定将在这个发展方向上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全球新能源电池回收加工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