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心脏」爆回收商机 惊人炼金术来了
电动车锂电池回收商机,相关业者争相抢食。(示意图/达志影像/shutterstock)
电动车迈向高速成长期,电池回收商机令业者趋之若鹜。(图/先探投资周刊提供)
各国禁售燃油车的时程逼近,催动电动车迈向高速成长期,锂电池堪比电动车的心脏,以欧、美为首祭出政策扶植电池产业,电池回收的商机令业者趋之若鹜。
欧、美国家自二○二五年起,将陆续禁止燃油车的销售,视同宣告汽车制造商得加快电动车转型的步伐,外媒预估,二○三六年电动车销售占比将有望超过燃油车且产值上看六兆美元,成为继手机之后的新蓝海,其中,高达四○%成本占比的电池,也成为政府及各家车厂积极抢进技术和推动的目标。
欧美回收法规渐趋严格
近年各大电池厂因持续扩充生产规模,加上电池技术日渐成熟,设计逐渐朝向「高镍低钴」及「去模组化」发展,也使近十年来锂电池的平均成本已下滑了八○%以上。不过,以美国来说,在上游的材料供应都还掌握在中国手中,且加工和电池回收能力都相对缺乏,因此在拜登政府二二年提出的一兆美元的基础建设中,就有逾三○亿美元涵盖用于扶植电池生产、六千万美元在废旧电池回收的投资,美国能源部还发表「锂电池国家蓝图」,成立专责的锂电池回收技术研发中心,发展电池回收产业,并设定目标将电池成本降至八○美元/kWh;民间代表则有特斯拉前技术长史特劳贝创立的电池回收新创Redwood Materials,宣称已经具备回收一颗旧电池九五%材料的能力,也已完成一条龙的电池回收、材料提炼、供应再利用等技术,吸引福特、奥迪、丰田、特斯拉等国际大车厂、电池业者松下等争相参与合作。
欧盟也在二○二○年把锂加入关键原材料清单,视为重要的减碳排大宗商品,并在同年推出《电池法》草案取代二○○六年《电池指令》,从仅规范回收,扩大至上游电池材料的生产加工、电池使用,再到回收再利用,涵盖整个生命周期都列入立法管制范围,期待能以此减轻锂矿取得的压力,并达到环境永续和发展电动车的目标。
在消费电子方面,继欧盟规定行动装置进入欧洲市场必须标配USB Type-C插孔,强制从二○二四年底上路之后,欧洲议会的临时提案也提到与手机用户息息相关的法案,就是进一步的要求手机、电动滑板车等可携带消费电子产品,可以更容易自行替换电池。提案中还要求电池需要具备能标示电池容量、性能、耐用性、化学成分等标示,同时也要能提供二维码方便查询,虽然执行上仍有许多细节待敲定,可以确定的是,新法规若正式通过,可换电池的手机设计必然回归。
针对旧电池回收部分,临时协议内容还包括,预计在二三年实现回收四五%的小型消费性电子电池、二七年增加至六七%、直至二○三○年达成七三%回收比例,而针对电动滑板车所使用的电池,则计划在二八年让回收比例达五一%,在三一年可达六%。
更要求相关电池制造商,必须遵守电池回收成分比例,对于钴、铅、锂、镍等有不同最低回收量规定,二○三○年之后,更要求容量大于二KW的电池必须使用一定比重的回收材料,政策扶植之下势必带动循环经济商机大开,新规则也可能会成为各国订定电池法案时的参考基准。(全文未完)
全文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2229期精彩当期内文转载》
《先探投资周刊22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