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金刚川》中的志愿军武器:成建制苏制武器
(原标题:讲武谈兵|血战到底的底气:谈电影《金刚川》中的志愿军武器)
近日,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拍摄的首部影片《金刚川》已经在全国上映,引起了广泛的热议。而片中出现的志愿军各种装备道具,也是严格按照当年的历史情况来进行还原的。在此,笔者将按照轻武器、高射炮以及火箭炮三大类来进行介绍,并对其在影片中的表现做以分析和评述。
电影《金刚川》剧照。电影中掩护工兵架桥和步兵过桥的高炮是M1939型37毫米高炮。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之前,这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所装备的各式轻武器,堪称名副其实的“万国牌”。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我军仅步枪、冲锋枪口径就有多达13种,从最小的日式6.5毫米到最大的11.43毫米,型号多达六七十种,来自十余个国家。如此繁杂的武器口径和型号,给我军后勤保障、枪械维修以及弹药供应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前身——东北边防军成立后,全军上下进行统一调配,将性能不错且装备数量较大、弹药供应较为充足的枪械型号集中起来,配发部队。当时,东北边防军13兵团3个军——38军、39军、40军的轻武器装备体系已经尽可能简化为以国造、日、美、英以及捷克制造的枪械为主,包括国造二四式7.9毫米步枪、日式38式6.5毫米步枪、美式斯普林菲尔德M1903式7.62毫米步枪,美式M1/M1A1“汤普森”以及M3/M3A1“盖德”11.43毫米冲锋枪,机枪则主要是捷克ZB26式7.9毫米轻机枪、美式M1918勃朗宁7.62毫米轻机枪、英式“布伦”7.7毫米轻机枪以及美式M1917勃朗宁7.62毫米水冷式重机枪。
虽然上述这些轻武器的制造国家以及弹药口径已经简化为5个,但是对于十余万首批入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来说,后勤保障依然有着不小的压力。在武器编组中,志愿军尽可能将同一型号以及发射同样弹药的轻武器成建制装备在连、营一级的单位内。比如,斯普林菲尔德M1903式步枪、M1918勃朗宁轻机枪和M1917勃朗宁重机枪都发射美式7.62×63毫米枪弹,就可以全部装备在一个部队中。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从1951年年初开始,苏联提供的首批14个步兵师的轻武器源源不断运至我国,并优先配发给当时在国内的预备队。这些部队统一换装苏制武器后,随即入朝参加了第四次战役,而之前入朝的首批部队则返回国内进行休整和换装。所以,当我们看到影片《金刚川》中所展现的1953年金城战役时,志愿军各部队都已经换装了大量苏制轻武器,包括出镜的“莫辛-纳甘”1891/30步枪和PPSh-41“波波沙”冲锋枪。
影片《金刚川》中最出彩也是最为激烈的战斗场面,就是志愿军两个M1939型37毫米高炮班与一架美国海军陆战队F4U-5N夜间战斗机的生死对决。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初入朝作战时,面对美军强大的空中优势,只有两个装备老旧日式75毫米高炮的高炮营提供防空掩护。之后,随着苏联提供的大批武器装备陆续运回国内,志愿军高炮部队迅速换装苏制高炮,并且大幅扩编。
当时,苏联提供的高炮型号主要有三种,包括:M1939型85毫米高炮、M1931/1938型76毫米高炮以及M1939型37毫米高炮。其中,数量最多的为M1939型37毫米高炮,多达956门,其次是M1939型85毫米高炮(120门)。M1931/1938型76毫米高炮虽然在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到1942年之后便逐步被M1939型85毫米高炮代替了主力位置。所以,苏联提供的M1931/1938型76毫米高炮数量只有60门。
击毁击落10架敌机的37毫米高射炮。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官网
那么,对付B-26轻型轰炸机和F4U-5N夜间战斗机这样飞行速度较快且进行俯冲攻击的美军战机,志愿军使用射速快、转向灵活的M1939型37毫米高炮是最合适的。M1939型85毫米高炮虽然射程和射高远、威力大,但是射速慢,转向也不够灵活,对付B-29这样的战略轰炸机尚可,对付F4U-5N夜间战斗机则显得力不从心。
当然,由于M1939型37毫米高炮的最大射高只有3000米,而且弹丸爆炸的杀伤半径也较小,所以志愿军高炮部队在实战中专门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具体说来就是:“打低不打高,打近不打远,打俯冲不打拉起,打接近不打飞离。”所以,在影片《金刚川》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吴京饰演的老班长关磊,还是张译饰演的排长张飞,都是抓住美军战机的俯冲阶段开炮射击。
此外,一门M1939型37毫米高炮的全部操作人员为7人,分别是一至七炮手。七个人各有分工,同心协力,才能够保证高炮顺利完成作战任务。其中,关磊和张飞都属于二炮手,这个位置除了负责高炮的高低射角调整,最主要的则是脚踏击发。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作为战斗经验最丰富的老班长关磊,还能够判断美军战机的飞行路线,从而给其他几名炮手下达指令,及时调整火炮姿态。
有必要说明的是,在真实的志愿军防空作战中,基本上都是多门高炮集火射击,弹道在美军战机的预设飞行航路上形成交叉,最大限度地提升命中概率,不可能仅以单炮作战。而且,在1953年金城战役时,也基本不存在炮兵部队弹药供应不足的问题。另外,志愿军高炮部队除了各种口径的高炮,也会同时编有装备苏制“德斯卡”12.7毫米高射机枪的高机连。如果真的出现影片中美军战机反复俯冲攻击志愿军一门高炮的情况,那么掩护作战的高射机枪连也会在500~1000米距离上,将美机打成筛子。而且,片中所出现的一米对空测距仪在当时的志愿军高炮部队中也是极其珍贵的“宝贝”,不可能奢侈到每个高炮班都配备一具。
火箭炮: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喀秋莎”
在影片《金刚川》中,还有一种志愿军当时装备的最强大苏制武器没有露面,但是其标志性的弹丸发射轨迹和声音告诉我们,这就是被称为“喀秋莎”的苏制BM-13型16联装132毫米火箭炮。
5门“喀秋莎”齐射,威力相当于一个普通炮兵师。中国军网 资料图
所以,在影片《金刚川》中,当白天美军M1型155毫米榴弹炮营以两轮齐射炸断木桥后,志愿军前线侦察部队迅速判定了其所在位置。之后,当夜幕降临,志愿军BM-13“喀秋莎”火箭炮营前出至预定阵地,在射程内对美军M1型155毫米榴弹炮营实施毁灭性打击,将其阵地化成一片火海。这也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出在1953年金城战役时,全面换装苏制武器的志愿军地面部队已经拥有了与美军、南韩军相对等,甚至更强大的炮火支援能力。
“喀秋莎”不仅给己方部队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对手留下了深刻印象。根据相关资料,以上甘岭战役为例,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的上甘岭战役中,特意征调第209团的24门喀秋莎,凶猛的火力成为了美军的“肉磨子”。亲历上甘岭战役的士兵曾回忆,喀秋莎射完以后,战士们冲上阵地,发现只有两个人活着,其他人不是死了就是昏过去了。这种火箭弹爆炸后产生的震动威力巨大,而且燃烧面积很大,甚至有被俘的美军抗议说,“你们共产党使用了‘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