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扫黑决战》敢拍敢演 三昧“真”火起底黑恶势力“隐秘的角落”

“你敢横行霸道,我必斩草除根”,即将上映的电影《扫黑决战》以真敢拍、真提气的表达方式备受观众期待。

影片是首部展现全国扫黑办督办案件影视作品,讲述了扫黑调查组组长宋一锐带领组员由一起征地案深入调查,突破层层阻挠,与幕后的黑恶势力展开激烈斗争,最终揭开腐败官员利用公职权力充当犯罪保护伞的虚伪面具,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的故事。并借由影片勾勒出攻坚克难、百折不挠、无惧无畏的精神群像,构筑起扫黑除恶与守护人民利益休戚与共的时代丰碑。

笔调,揭露黑恶势力假面具

政法题材影视作品需要严谨和专业,更要向观众传达正确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但同样需要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在结构叙事和表达方式上大胆探索,对政法现实活动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从生活的真实达到艺术的真实,给作品注入法治类型作品特有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品格,电影《扫黑决战》以真笔调做出了样本示范。

2021年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同时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的关键之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太多的一线案件成为电影《扫黑决战》创作内容富矿。该片以扫黑调查组办案为第一视角展开叙事,首次以影视化方式呈现全国扫黑办督办案件,直击地方黑恶势力、暴力征地、性侵害等社会话题。在创作上,影片进行了类型化叙事拓展和商业化元素创新,从剧本打磨、演员邀请到动作场景设计,都始终兼顾现实主义商业化类型片的标准和大众审美需求,力求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题材类型体验。影片在2021年五一档上演,意在对过去三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最好献礼和致敬。

众所周知,政法题材的作品创作难度大责任重,这也使得很多作品存在不足:有的内容不符合现行司法程序;有的内容较为庸俗;有的片面强调司法专业性,作品艺术质量不高,而电影《扫黑决战》的真笔调就是用细节勾住观众的心。影片中地方黑恶势力孙志彪携一众打手,暴力征地草菅人命的画面让人过目不忘,在此后类似场景帧帧出现,看得观众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黑社会屠宰场里吊打浸泡无辜群众的凶残、个别基层领导干部白天衣冠楚楚晚上骄奢淫逸的丑态、恶霸胁迫少女吸毒卖淫的野蛮、坏分子挑拨群众滋事生事阻碍调查的暴力与非暴力、包工头逼上绝路的满眼厌世仇恨、贪腐官员畏罪跳楼逼走调查组的卑鄙伎俩、工地碎尸的白色恐怖、局长办公室散落一地的现金……太多的细腻处理集中呈现,这在以往的作品中并不常见。

也正是这番设计使观众得以全景感受全国政法干警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攻坚克难、百折不挠、无惧无畏的精神魅力,表现扫黑行动打击黑恶势力的决心和行动力,通过匡扶正义的情节激励人心,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真正义,人民是涤荡黑恶势力的坚强后盾

对于广大观众而言,政法机关因充满“神秘”而感到好奇,更别说海量的涉黑涉恶案件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题材如何把握?众多素材如何取舍?电影《扫黑决战》给出了答案——暨要旗帜鲜明地弘扬法治精神,同时着力描绘法治社会的美好图景,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才能彻底粉碎黑恶势力。

时候“正义”与“罪恶”是选择问题,差异与分别,正在于人性的放纵与持守,信仰的放弃与坚守。对影片中的“保护伞”而言,官场变成了魅惑人的名利场,在这里可以结党营私、自谋私利。而对扫黑专案组组长宋一锐来说,官场就是一个冶炼人的大熔炉,在这里可以百炼成钢,更为坚强。两类人物,两种选择,两种结局,真正的试金石与分水岭,仍然是“人民”。那就是——把“人民”作为名义挂在嘴上,还是把“人民”作为依托放在心上。而曹志远、魏大勇与宋一锐等人的不同命运结局也告诉人们,真心实意为人民的,人民始终是其坚强的后盾;而虚与委蛇人民的,人民终究会将其唾弃。

也正是因为相信和依靠人民,扫黑专案组才有了抵御一切的政治定力,影片中扫黑专案组深入地方调查处处碰壁,看似笑脸相迎、积极配合调查的背后实则是暗流涌动的阴谋,魏河县官场上上下下为阻碍调查真是煞费苦心,专案组在明,坏分子在暗,面对串供、打击举报人、消极配合、舆论造谣抹黑、暴力威逼等诸多困境时,当不明真相的群众被坏分子蛊惑围攻专案组时候、当专案组办案人员被殴打甚至是有生命危险的时候,当地方黑恶势力孙志彪,在专案组撤回路上抛撒冥币嘲讽调查组的时候、当孙志彪说出“只要老爷子还在就不会翻天”的时候,姜武饰演的组长还有专案组其他成员,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党政干部、办案干警的素质和价值。

由暴力征地为线索剥丝抽茧带出基层“保护伞”与黑恶势力为非作歹的阴谋,来深入探悉政治生态现状,发掘其中的痼疾所在,并对不同政治选择背后的人生理念进行辨析,让人们在认识现实的同时,反观人生,反思人性,反求诸己,这应该是电影《扫黑决战》的真正价值所在。正是在写出当下扫黑除恶领域的生态,以及官场人物各自心态的意义上,这部作品也把当下政法影视作品创作水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真人物,时代需要更多的“宋一锐”式的扫黑组长

能否成功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评价一部影视作品成败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士兵突击》等等,成功塑造了石光荣李云龙、张大民、许三多等独特的人物形象,成为经典之作,这些丰满生动的荧屏形象,也定格在亿万观众的脑海里。遗憾的是,在丰富多彩的影视人物画廊里,还缺少令观众印象深刻的政法工作者形象,不过笔者以为随着电影《扫黑决战》的上映,姜武饰演的扫黑专案组组长宋一锐将填补这一角色空白。

演员姜武将组长宋一锐的果敢、坚决、一身正气表现的淋淋尽致。诸如准确发现办公地点的监听设备、看出项目工程假账新账等细节的刻画,尽显调查组的专业性。然而这个角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大全”,也有很接地气的地方,比如工作方式上大大咧咧,在摸查工作中与领导干部沟通不是委婉糅合,对着警察局长的拖延大发雷霆甚至直接摔掉电脑;对黑恶势力毫不客气,时不时冒出一些江湖话术,最后更是亲自上阵,赤手空拳展开肉搏。

演员张颂文饰演的基层领导干部角色是电影重要的看点之一,在整个电影冲突中,张颂文角色两条线索交替进行,左手为公右手为已,如何演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老戏骨从精准的表情,细微的眼神等诸多细节中诠释经典,而由他饰演的基层领导干部与姜武饰演的调查组组长之间的无声较量更是整部电影中的灵魂所在,这种“拳拳到肉”的精彩表演值得走进影院去直观感受。电影《扫黑决战》中不论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有血有肉,狂妄的孙志彪、淳朴的刘立军、深情的林巧儿……他们都有自己的思维逻辑,有自己的忧乐,做出各自的行为,也有着自己行事的原因,每个角色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这也让整个影片更具真实感,更容易让人接受与相信。

其实这部影片,所展现的仅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冰山一角”。数据显示,自2018年1月中央吹响扫黑除恶“集结号”三年来,黑恶势力得到有效铲除。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3644个,涉恶犯罪集团11675个。通过专项斗争,彻底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黑恶犯罪得到了根本遏制。三年来,社会治安环境显著改善。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24.6万起。2020年全国刑事案件比2017年下降13.1%,八类严重暴力案件下降30%。通过专项斗争,攻克了一批长期悬而未破的重大刑事案件,全面整治了治安乱点,有效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

站在新时代,从政法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的背景看,电影《扫黑决战》敢于触碰与展现黑恶势力最“隐秘的角落”,着力表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最真实的原貌。这也是一种对当下的映照:或许在过往,黑暗与荒诞真实地存在,但现在,寒冬已去,未来已来,生活的美好与和盛世的和谐正在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