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说.一拍即合 专文-小说飞翔在银幕里

《魔戒》首部曲海报。

《追风筝的孩子》海报。

《姊姊的守护者》剧照。

《香水》剧照。

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总是见仁见智,像是一场冒险之旅。例如张爱玲的小说与电影的转换,总有人议论。甚至是被其他作家将她笔下的人物延伸为其他作品。

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剧情的构思,常来自几个管道:一是小说,这是最便利的方式,再改写为剧本,称为改编剧本;二是原创剧本;三是故事发想,再请人写为剧本。

小说改编为电影或电视的例子非常多,例如李安导演的多部电影由小说改编、例如侯文咏的小说被改编为电视剧集。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的思考方向,除了是现成的题材,更有其方便性与潜在的基本观众。接着是考量忠于原着?或是大幅改编?人物性格的设定、地点在哪、时空是否转移……。甚至是考虑电影分级制而预设观众群、满足小说读者的想像力或电影观众的视觉享受。电影风格更是很重要的关键,可就剧情的叙事法、影像色调(例如主色调或是回忆与现实的色泽区分)、摄影、配乐、象征手法,甚至是服装的颜色都可以变成一项有趣的创作隐喻。

〉〉〉〉〉〉

在出版市场兴盛时,每当有小说改编的电影,原着就会重返书市,甚至是另外加个书腰带,或在书封面或内页加上剧照。由电影衍生的出版物还有电影音乐原声带、电影笔记,还有经过改写的电影小说。这是就着电影剧情,另外再以文字重现剧情。例如:尔雅出版社发行严歌苓的原着小说《少女小渔》,当这本小说被张艾嘉导演搬上电影银幕时,也是由尔雅发行电影小说。尔雅发行人隐地提拔当年从没写过小说的我执笔写电影小说《少女小渔》。黄色为主色,衬上剧照做双封面,右翻是电影小说、原着小说;左翻是剧本,内页还有剧照。

隐约模糊的写作梦,慢慢有机会一试。接着写了电视小说《侬本多情》。这是当年市场有利的情势,反向的操作,将电视剧再以小说笔法化为小说。写着写着,自己也开始尝试创作小说,有幸将自己的短篇小说由自己编剧,变为单元电视剧与电影(获得辅导金)上映。可以同时将小说变为剧本,或是将自己的剧本再变为小说陈列于书市,无论怎么说,都是幸运且充满热情的创作力。

还记得感冒出院后,撑着虚弱的体力,将平路几千字的短篇小说《婚期》改编为周晏子导演的四集同名电视剧。除了忠于原着幽微细腻的母女纠葛,为因应四集的剧集长度,另行编织出原着里没有的一支爱情线,让剧情在亲情与两段磨人心的爱情里反映生活充满了无奈。

也曾应制片徐立功之邀,改编电影版琦君的《橘子红了》。入围辅导金,但终究没缘分拍成电影。电影版之前的电视剧集《橘子红了》(徐立功制作)红遍两岸,原着又发烧于书市。琦君的书迷,隔着几世代,不辍。当年与琦君为此通信多封,她很体贴,对于改编总是给予最大的支持,而不在意我大幅地改变时代与人物置换得犹如前世今生。

当我转换写作跑道后,轮到我的青少年小说被改编,我却意见超多。这时,才领悟每一层不同的转换形式都是创作,都应开放心态。不想再编剧,除了是年岁大增,也是生性懒散,还有一原因是成天大量的看电影(试片),太多的情感阻塞。但是,倒有种阅读乐趣可以反复交叉的进行。每当看到小说改编的电影,若没看过原着,看片后,找机会来阅读,不是比较哪个好哪个不好,而是一种类如双轨式的欣赏。可以观察电影与原着的差异在哪、电影截取小说的部份在哪、必须做何种取舍、演员是否强化了原着的角色……。

〉〉〉〉〉〉

小说写作的独立性、私密性与创作方式显然自由许多,火水土风,随着想像力与笔力奔驰。电影却是个大制作群,每个环节的幕前幕后人物相扣着互为影响。畅销且长销的自传体小说《少年小树之歌》是印第安男童小树与祖父母及七只狗的故事,角色与大自然互动鲜活,被改编为电影,可惜没拍好。总感觉作者佛瑞斯特卡特另一部描述阿帕契族人血泪史的小说《在山里等我》若拍成电影,可以很悲壮。

小说虽是静态的文字表现,却可以写出画面、声音、味道。例如德国作家徐四金的《香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自出生起遭遇奇糟无比的男主角天生失去嗅觉,却可以创造最好的香水。这是充满味道的书写。小说的阴暗面更深,小说与电影人物的个性明显不同。电影在男主角班维萧的诠释下,耀眼夺目,甚至是令人同情。

以爱尔兰为背景的传记小说《安琪拉的灰烬》充满各种生动的声音,如:弟弟诞生在楼梯、多名人物因肺结核而频频咳嗽的声音、下雨的声音,甚至是以「膀胱长在眼睛旁」形容爱流泪的人。获得美国普立兹奖,改编为电影《天使的孩子》,可以具体看到书中令人难忘的人物们。

英国作家托尔金的著名科幻小说《魔戒》,经由擅于拍摄惊悚片的彼得杰克森掌握原着的魔幻特色,从巨大的小说里成功塑造人物的性格:忠、诚、义与面对诱惑的心情。创下有别于一般科幻、神话、冒险、童话、动作、爱情的类型。电影剪裁成功,创造了影像与音乐的魅力。魔戒三部曲电影拍得极为出色,也使得纽西兰美景引起大热潮。《哈比人》是《魔戒》之前的作品,电影响亮度却逊色许多。

奥地利女作家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她曾将她的自传体小说《钢琴教师》写好改编剧本,也曾拒绝出售此书的电影版权。之后由我很喜欢的奥地利导演麦可汉内克编导,麦可汉内克变更了原着小说的结构。是一部非常心理学式的电影,操控与尖锐冷冽的情感风格紧抓人心。

〉〉〉〉〉〉

心理学者的研究指出,行为模式或心结多是受到童年成长时期的影响。再来看看很多读者熟悉的小说《追风筝的孩子》,这样的畅销书,且是背景特殊的国家,必定引起电影业者的瞩目。果如很多成功的小说一般,《追风筝的孩子》被改拍为同名电影。导演是曾执导过《拥抱艳阳天》、《寻找新乐园》、《口白人生》的马克福斯特。他以锐利深刻沉静的叙事风格创造出影片的质感。《追风筝的孩子》小说好看,但太具设计感;电影导演如实引用书中的情节,却又少了书本里的细腻味。

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总是见仁见智,像是一场冒险之旅。例如张爱玲的小说与电影的转换,总有人议论。甚至是被其他作家将她笔下的人物延伸为其他作品。我总会被吸引的看着。而美国作家菲利浦罗斯的小说被改编为电影《人性污点》、《禁欲》。他的作品探讨的不只是情感、学术争霸、力争上游、民族性,而是当代的文化民风对于某些人的扼杀。美国作家茱迪皮考特的小说也是电影人的题材。例如《姊姊的守护者》,原着的议题更辛辣的质疑现代医学对于生命的选择、控制。但电影的表现是趋向温馨。瑞典小说《血色入侵》成为同名瑞典电影,小说作者担任编剧,也许是他本就从事电视工作,很能掌握自己的作品该怎么改编。他把原着里似乎单纯又恐怖的力量更为浓缩于电影。反映了每个世代都存在的暴力,也延伸出令人诉说不尽的「爱」。爱,有时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奉献、勒索与糖衣式的暴力。由于电影大受注目,被美国好莱坞买下版权改拍为美国电影《嗜血童话》。日本小说《告白》有漫画版,又被改编为电影。反映的不只是电影市场,也是因书市活络而衍生为不同的出版形式。

更别说多产畅销作家史蒂芬金的多部小说被改拍为知名电影。他的奇幻惊悚风格不能不说与他童年的家庭际遇有关。而成名作家又会遭致哪种恐怖奇遇,成为他笔下的力作。这样的作家呼风唤雨于世界书市与电影市场,他自己也曾是电影的制片、编剧、导演、演员。多重角色更丰富于他的创作元素。

小说与电影时常产生共生形式,能说不是「市场机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