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剝極而復」有禁忌 民俗專家建議宜靜不宜動

冬至最广为人知的习俗就是吃汤圆。图/本报系资料照

今日是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日,民俗专家许志泰表示,冬至是阴气达到极盛后转衰,阳气开始萌发的日子,除了吃汤圆、冬至补身外,也有祭祖、祭天地等习俗,建议在这阴阳交替之日要安静养生,为来年积蓄元气。

今年冬至的时间在中原标准时间12月21日下午5时21分,许志泰说,24节气中的大雪到小寒间为「子月」,约为农历11月期间,在易经上为「复卦」,上地下雷,生机藏在地底下,为阳气归来、生气勃发之象,故有「冬至一阳生」之说。

冬至为子月之中,阴气到这天达到极盛后转衰,阳气开始滋长,阴消阳长,白天也从冬至开始一天天变长。冬至看上去一片死寂,却暗藏无限生机,是「剥极而复」之象,易经《序卦》写道,「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对古人来说,冬至非常重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各地也有相应的民俗活动,主要都有「庆祝阳气回升」的寓意,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吃汤圆,因汤圆圆滚滚形状,象征着未来一年团圆、美满,也会以汤圆祭祖、祭天地。

古代帝王冬至会亲自祭天,以祈求国泰民安;现代人冬至祭祀诚心即可,祭祀前净手净身,可供奉汤圆等糕点,及新鲜完整的水果,若要更丰盛可准备牲礼、饭菜、茶酒等。

因冬至是阴阳交替之日,强调要「天人合一」休养身息、安心静养,为来年积蓄元气。除了可吃羊肉、喝姜汤等达到御寒和补身的功效,也有一些禁忌,包括不宜熬夜晚睡、不宜搬家动土、不宜办喜事、不宜剪头发、不宜穿黑色或深色衣服等,都与冬至「宜静不宜动」的观念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