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第三家股份行表态 下周“降息”大潮开启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六大行同日官宣下调存款利率的第二日,股份行立刻跟进。7月26日招商银行、平安银行调整了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表,最高下调幅度为30个基点。此外记者还独家获悉,广发银行也将在下周下调银行存款。

广发银行对记者表示,下周银行存款下调的幅度会与四大行调整幅度保持一致。除了存款之外,大额存单也在下周同步下调。不过广发银行表示具体的数据要到下周才能公布。

对于存款利率下调,广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1年期、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调90BPs、100BPs,但存款基准利率作为我国利率体系的“压舱石”,一直未调整。同时,利率市场化要求金融机构提高资金定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敏锐度,因此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自2022年以来,各银行已按照市场化调整机制对存款利率进行了四次主动调整。该行已经注意到国有大行于7月25日下调了存款挂牌利率,该行也将积极跟进市场利率变化,相应调整本行存款挂牌利率,在新的挂牌利率发布之前客户仍旧可以按照当前的利率存入存款。

根据广发官网,如果按照四大行的节奏,目前广发银行的定期存款3个月、6个月和一年期产品执行利率上限值分别是:1.2%、1.45%和1.65%,下调10bp(基点)将会至1.1%、1.35%和1.55%,2年期、3年期和5年期利率分别下调20bp将会至1.6%、1.8%和1.85%。大额存单等产品也会根据存期有下调10—20bp。

这和今日“官宣”的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比较类似。据招商银行官网信息,该行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5个基点,由0.20%下调至0.15%,整存整取3个月、6个月、1年期存款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至1.05%、1.25%、1.35%;2年期、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均下调20个基点至1.45%、1.75%、1.80%,招商银行表示,本次人民币利率调整自7月26日起执行。

平安银行也宣布自7月26日起调整该行人民币储蓄存款执行利率,调整后的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为1.10%、1.35%、1.55%、1.60%、1.80%、1.85%,较未调整前分别下降10个基点、10个基点、10个基点、30个基点、20个基点、20个基点。

本轮降息是由国有大行开始,7月25日,六家国有大行集体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5个基点为0.15%,三个月、半年、一年整存整取存款挂牌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至1.05%、1.25%、1.35%;二年、三年、五年整存整取存款挂牌利率均下调20个基点,至1.45%、1.75%、1.8%。邮储银行(4.900, -0.09, -1.80%)半年及一年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调整后分别为1.26%和1.38%,其余期限利率水平与其他五家国有大型银行保持一致。

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的背后,是不断走低的息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商业银行的净息差首次跌破1.7%的关卡,降至历史新低的1.69%,突破了净息差1.8%的警戒界限。今年一季度,境内商业银行的净息差降至历史最低点1.54%,相较于上年年末减少0.1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的1.74%下降了0.2个百分点。

兴业研究的研报指出,伴随未来我国对金融总量指标关注度的降低以及存款增速的减缓,银行规模的增长速度也将步入新的台阶,“以量补价”的策略或许难以持续。同时,处于低利率、低息差的时代,倘若过度依赖投资交易,一旦出现对市场利率的误判,可能会给银行的盈利乃至生存带来严重的负面冲击。由此可见,稳定息差依旧是当下我国银行的关键任务。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本轮存款利率的下调有助于银行稳定净息差。尽管7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10个基点,会带动企业和居民存款利率跟进调整,但三季度银行净息差仍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这对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特别是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都有积极的意义。

王青还表示,本轮存款利率下调,有可能推动更大规模的存款向理财“搬家”,同时伴随存款收益下降,短期内也可能对促消费有一定作用。

从目前来看,存款规模和理财规模确实出现“跷跷板”效应,王一峰表示,跨季后,资金有序回流理财叠加规模自然增长,截至7月21日,理财规模较月初增长1.5万亿元左右至30万亿元附近,并有望在近期保持30万亿元以上。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存款利率的下调,可能会促使部分储户将资金转向消费或投资,提振市场消费,刺激实体经济。此外,还有可能加剧银行之间竞争,中小银行需要提供产品创新或者服务创新,来满足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