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书大展-新电影精神永恒不朽

依随《星际大战》系列新一集的热映,再度换起影迷对乔治‧卢卡斯作品与美国新电影的怀旧记忆。(尖端提供)

(罗珮嘉提供)

Star wars:星际大战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How Star Wars Conquered the Universe克里斯‧泰勒(Chris Taylor)着,林锦慧、王宝翔译,高宝出版,560元,电影

星际大战:曙光乍现Star Wars IV A New Hope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着,甘镇陇译,尖端出版,380元,小说

星际大战:帝国大反击Star Wars V The Empire Strikes Back乔唐诺‧F‧葛勒特(Donald F. Glut)着,甘镇陇译,尖端出版,380元,小说

对话伍迪艾伦Conversations With Woody Allen艾瑞克‧雷克斯(Eric Lax)着,李昕彦译,凯特文化,380元,电影

70年代初期,美国激进分子与政府间冲突日趋严重,越战、种族歧视和经济衰退等动荡不安的肇因,开始反映于「反文化」电影之中。这类型电影以年轻世代为目标观众,运用前卫电影手法创造有别于以往的影像内涵与叙事风格,进而发展出「新电影」价值体系的风潮。

70年代中后期,几部票房卖座的新电影让美国影业受益良多,其中以「电影小子」导演(movie brat)的表现最为亮眼。人们熟悉的乔治.卢卡斯、史蒂芬.史匹柏、法兰西斯.柯波拉以及马丁.史柯西斯等电影小子皆科班出身,风格深受60年代「法国新浪潮」影响,熟稔其带有现代主义色彩的跳接、插叙及场面调度等叙事手法,外加对古典好莱坞传统的尊崇,使得电影小子作品多兼具商业和艺术价值。

电影文化研究的卓越范本

谈论电影,必须先认同电影本身不可单纯被归类于娱乐或艺术架构,它亦同时是政经活动及社会文化的表征。雷根总统的星际大战太空防卫计划以及计程车司机暗杀事件,皆显示「美国新电影」对社会文化意识的高度渗透力。而不论以史观或当代角度而言,卢卡斯的《星际大战》都是研究电影文化的卓越范本。

电影研究多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全盘掌握」,例如电影史或美学概论所需要的横向考量;一是「局部观察」,针对某部电影及其延伸的纵向剖析。《Star wars:星际大战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即属于后者。本书针对卢卡斯、剧本构思、映演发行、影迷个案研究及星战文化现象,进行广泛性、资讯性和连续性的深入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于不同时空世代导演的影响力,如黑泽明、约翰.福特及高达对于卢卡斯的启蒙,和「电影小子」间的情意相挺,提供了影迷及影史研究者历史凿痕的强力证据。

阅读「星际大战」剧本是有趣的,因为它是一部谈及离散、解构与再次建构、时序断离与连结,以及情感与挣扎的哲学科幻电影。电影特效无疑是场视觉飨宴,但唯有阅读原着小说,才能清晰地解构人性思维的原始创意,并体悟隐匿于其中的语言符码。将《星际大战:曙光乍现》与《星际大战:帝国大反击》两本小说一饮而尽,也才能呼应卢卡斯名言:「梦想始于剧本,而终结于电影。」

以对话录剖析编导鬼才

跨越整个70及80年代,「美国新电影」导演浮现两个趋势;一是「电影小子」类型;二是更具个人特色的「作者论」导演,如伍迪.艾伦与劳勃.阿特曼。两个趋势时而交错时而平行,或许风格有所差异,但都心照不宣地在影像及社会文化中注入强烈的「电影意识」(movie consciousness)。喜剧演员出身的伍迪.艾伦,当编剧后自导了超过40部影片,包含著名的《安妮霍尔》、《汉娜姊妹》、《爱情决胜点》与《蓝色茉莉》等。伍迪.艾伦的创作灵感常取材自文学、情欲、纽约及欧洲艺术电影,重复探讨中产阶级的人性及爱情价值,特立独行的电影风格对美国流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伍迪.艾伦被认为是引领美国进入欧洲「作者论」核心价值的先锋。谈论「作者论」,必须了解「导演思维」(导演被广泛认定是一部电影的最主要作者)之于电影的特殊性。而相较于《星际大战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以单部系列电影为出发诉求,《对话伍迪艾伦》一书就以最直接的对话录形式,根据伍氏不同作品进行交叉访谈,进而窥视这位鬼才的编剧执导思维和他主张的电影意识。对话录的价值与专注力(主观/第一人称)有时高过电影概论(客观/第三人称),例如书中伍迪.艾伦提到与偶像柏格曼的交流,或与电影小子间的相濡以沫,其亲密温柔的「真实」让人难忘。

《星际大战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曙光乍现》、《帝国大反击》与《对话伍迪艾伦》抛开理论分析、史观阐述以及影评论述等官方做法,改以花絮、对话、提问及说故事等富亲和力的形式,让读者看见电影学中的另类方法研究。综述四本书籍,我们清楚明白电影的历史性不该被以过去式看待,如《星际大战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前言即点出:「过去历史也同样在变动。」随着星际大战系列电影的持续发酵,以及两位作者(现在已是电影老小子)丰沛的创作能量,即便40年过去,我们依然在当代及电影史中,看见持续变动的70年代「美国新电影」精神。

策展人小档案

罗珮嘉,美国加州大学广电系学士、英国伦敦大学电影史与视觉媒体硕士。历任社区大学讲师、台湾国际女性影展总监等,现为女性影像学会秘书长。熟稔电影史与影像理论,热爱女性主义与旅行,已翻译、著述诸多相关篇章,字里行间往往知性与感性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