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极端气候 农委会携手气象局建逾100个农业气象站

农委会与气象局今(9)签订「农业气象资讯服务及应用合作协议」,针对提升气象观测资料服务品质、深化农业气象跨域应用、促进资讯交换与服务推广等3大面向,深入合作达到强化极端气候下的防灾与调适,提升我国的农业韧性。图左为农委会副主委陈骏季,图右为气象局长郑明典。(李柏澔摄)

农业是高度环境依赖型的产业,尤其极端气候下的灾害频率及强度增加,大大冲击农业生产的稳定。农委会争取疫后特别预算,3年内将投入2.15亿元与中央气象局合作,未来3年双方将合作再增建100多个农业气象站,透过全面性、系统性的农业气象资讯服务,达到强化极端气候下的防灾与调适。

为强化气象资讯应用于农业,以因应当前剧烈气象变化,农委会与气象局今(9)签订「农业气象资讯服务及应用合作协议」,针对提升气象观测资料服务品质、深化农业气象跨域应用、促进资讯交换与服务推广等3大面向,深入合作达到强化极端气候下的防灾与调适,提升我国的农业韧性。

农委会副主委陈骏季表示,农业本质还是看天吃饭,过去农作物最怕的就是5月后的汛期,也就是台风季,但2020年开始影响台湾的台风非常少,反之这几年天灾主要是干旱、高低温和豪雨,农业经营风险变得越来越高。

陈骏季指出,2016年起农委会和气象局合作布建观测站,现在有722站,其中包含176个农业气象站,农业气象站主要针对农业产区,观测数值包含日辐射量等,和一般观测站较为不同,也能了解当地天候观测值,对后续因应天灾的损失也能降到最低,「气象观测站只是第一步,后续资讯分析和解读才是最重要」。

气象局长郑明典表示,以往农民历可以很清楚的运用,但在极端气候下,过去的气候基础已经不见,也代表农业需求跟着改变,以前气象观测站提供的资讯就能满足农业需求,现在则是「被迫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