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极端气候下农渔业的应对之道(李武忠)

受到极端气候影响,大陆多地雨量频创纪录,有33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洪涝灾害严重。图为河南省卫辉市村民积极救灾。(新华社)

极端气候(包括洪水、干旱、冰雹和极端温度),已成为人类面临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近来全球各地频频出现极端天气如德国、西欧、中国、印度、土耳其、英国和瑞士等相继出现狂风暴雨,美国加州则出现摄氏54.4度 高温(用电量大增),许多区域甚至出现极端事件并发惨况,不仅造成人命严重伤亡,也影响粮食生产及品质(温度升高会导致食物腐败和污染)。尤其COVID-19疫情让问题更加雪上加霜。

联合国报告也指出,气候变迁和极端气候事件是导致最近饥饿人数增加的三大主因之一,未来整个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很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渔业由于高度依赖气候,致使极端气候对粮食和农业系统构成重大风险(如产生新的害虫、病原体,每增加摄氏1度,昆虫造成作物损失就会增加10%到25%),以目前状况人类将愈来愈难生产足够全球所需的粮食,加以投机炒作,助长粮价升高,粮食进口成本增加(预估2021年全球粮食进口成本将上升12%),让许多国家苦不堪言,恐导致更多的社会、政治动荡及气候难民(Climate refugees)。如何提高全球农业系统对气候变迁的适应力及复原力,将决定未来全球粮食危机是否再临。

极端气候正在改变农渔业传统活动,海洋生态系统及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亦在恶化,一些海洋疾病的爆发也与气候变化有关,影响深远。由于全球农业多属小规模生产者为主(占总量的80%以上),许多地区的农渔民应变的能力明显不足,生计受到严重冲击。要想摆脱看天吃饭,稳定粮食供应的关键在于强化农渔业的复原力(Resilience),简言之,即农业系统应对气候挑战的能力包括:承受冲击的能力、适应不断变化风险环境的能力,以及在当前系统不再可持续的情况下进行转型的能力。具体作法如:采取气候智慧型农业方法(CSA);研发适应力强的新作物品种;建立准确的农业灾害监测暨预警系统;推动水循环利用;确立产品的可追溯性;善用农业资讯共享平台;增强复原力的基础建设;搭建安全网(更好的作物气候保险制度、农民的医疗保健服务,以及快速有效的救灾复耕计划);实施综合虫害管理(IPM)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实施CSA方法,具可持续提高农业生产力并改善收入、增强对气候变迁影响的抵御能力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然而想要落实则需要政策、跨部门整合及新技术的导入。

台湾刚结束半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许多农地被迫休耕减产,吃足苦头。近来更是遇豪大雨即成灾,农损达上亿,成为许多地区民众挥之不去的梦魇。而政府编列数千亿前瞻基础建设计划预算中,「水环境建设」即编列高达2508亿元,承诺台湾可不缺水、不淹水、喝好水、亲近水,如今基础建设滞后,绿美化的形象工程却大跃进,根本禁不起极端气候的考验,执行成果备受外界质疑。为了民众的生命安全及国家的永续发展,身为民意代表不能只顾着护航,监审机关更应主动查处,不能任官员争功诿过,毕竟没有万年的执政党!

在极端气候已成常态的情况下,农渔业需要更大的复原力来应对源自经济、环境、社会和政治的冲击和挑战,至于复原力则需透过适当的适应性治理( AG)来实现。为此政府应将适应气候变迁纳入国家粮食和农业政策,尽速制定适应气候变迁的农渔业政策、法规、经费及时程,认真务实来推动,毕竟没有复原力,农渔业就无法永续发展。

台湾谷物多数需仰赖进口,易受疫情、气候等影响,为了顾好台湾人的肚子,官员不能老想靠花钱,摆平农业灾害及产销失衡带来的民怨,应加强粮食供应链对极端气候的应对机制及建立农业的复原力,将农场视为生态系统进行管理,帮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采用可持续的耕作做法,才是应对极端气候的良方。

(作者为农渔经学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