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打了一年多,印证了林彪83年前对苏军的评价,的确是这样

不知不觉间,俄乌战争已经打了整整一年有余。

普京接二连三进行战争动员,泽连斯基更是全欧洲“抓壮丁”,双方都已经杀红了眼。

时间倒回去年二月份,那时没有人相信这场战争竟然能拖得如此之久。

全球军事专家最保守的估计,也不过是打一到两个月而已。

一边是堂堂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俄罗斯,一边是自废武功弃核弹、贪腐横行国力弱的穷国乌克兰,谁都觉得是场碾压局。

俄军战前也是信心满满,觉得进攻乌克兰将是“一场轻松旅行”。

据传军队高层早就备好了仪仗队的礼服,只待打下基辅后举行胜利庆典时用。

谁知开打不到两周,俄军就露出了底裤。

刚开始占领的乌克兰四州不得不因后勤压力暂时吐出来,阶段性战略目标也总是不能按时完成。

打到后来,俄军脸丢得越来越多。

哈尔科夫溃退、赫尔松惨败且不论,连黑海舰队的招牌战艇都能被乌军一举击沉。

原定的“闪电战”计划已经成了国际笑话。

俄罗斯再也不复过去闪击格鲁吉亚、扭转叙利亚战局的风光,全世界都看到了它的力不从心。

事已至此,各国除了静观最新战况。

心中都不禁泛起了疑云:为什么纸面实力无比强劲的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这么拉胯?

其实,有个人早在八十年前,就“神预言”了俄罗斯的败局。

那时苏联尚在国力飞速上升期,苏军的实力更是独步天下傲视全球。

这个人就是林彪,他在赴苏疗养治病期间。

对苏军的弊病做出了冷静分析;回国之后,他更是向毛主席提出了自己对苏军的评价。

林彪向毛主席说过什么,八十年后仍不过时?

苏军有何弊端,让林彪得出了自己的洞见?

如今在乌克兰战场,俄军又犯了哪些苏联时期的老毛病?

想要解答这一系列疑问,我们得从二战前夕说起。

彼时林彪在平型关大战时身负重伤,延安没有条件治疗,故而在1939年把他送到了莫斯科养病。

苏方高规格接待了林彪,不但安排专人为他治病。

还派出了伏龙芝军事学院的高级教官,向他传授苏军的先进战术。

在一些不涉及机密的军事会议上,苏联军方允许共产主义阵营的“客将”旁听,林彪就不止一次参与过苏军会议讨论。

正是在这些会议上,林彪对苏军有了深入了解。

他冷静地分析了苏军行动特点和作战理念,得出的结论是苏联只会“打呆仗”。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林彪敏锐地发现,苏军每一次胜利,制胜法宝都是兵力和装备优势,以及严寒气候的自然屏障。

一遇到需要随机应变临场发挥的情况,苏军就不懂得变通了。

这种僵化的作战思维不但影响自身的军事效率,还容易对敌人产生误判。

1939年春季,纳粹德国在德法交界处集结大军,法国岌岌可危。

盟军的计划是坚守马奇诺防线,彼时苏联尚未参战,但也在密切关注战场局势。

在一次酒会上,斯大林询问苏军将领德国将如何布局,军方高层众口一词:

德军会强攻马奇诺防线,以求得机械装甲部队的纵深突破。

这将会是一场尸骨遍地的惨烈大战,是“凡尔登绞肉机”的重现。

一片附和声中,唯有林彪三缄其口。

斯大林注意到了他的沉默,礼貌地询问了这位军事新秀对德法战争的想法。

林彪的回应石破天惊。

在他看来,德军根本不会正面进攻马奇诺防线。相反,绕路而走才符合德军一贯的“闪电战”部署。

大迂回、大包抄是陕北红军反围剿时的常用战术,林彪深知其威力。

所以他特意提醒苏方,德军侧后绕过马奇诺防线、迂回奇袭的可能性极大。

苏军将领们对林彪的论断不以为然,觉得这是缺乏军事理论支撑的“奇谈怪论”,结果现实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

德军果然没有强攻马奇诺防线。

而是派遣一支奇兵飞速穿插阿登森林,直逼法国大后方。维希政府投降,引起了全球哗然。

经此一事,斯大林见识到了林彪的睿智眼光。

因此在1941年9月苏军战前会议召开之前,特邀林彪参加讨论。

这场会议的核心话题是判断德军的进攻方向。

苏军高层全都认为德军一定率先攻打乌克兰,因为此地物产丰富,有利于后勤补给。

林彪对此提出了异议。

他认为德军进攻苏联不是为了掠夺,而是要进行灭国大计,不彻底消灭苏联绝不会善罢甘休。

因此,德军的目标不是“补给站”乌克兰,而是苏联的“大脑”,首都莫斯科。

苏军将领们再次把林彪的忠告当成了耳旁风,他们自信于自己的判断,把苏军大部队通通驻扎在了乌克兰境内。

结果林彪又一次“开光嘴”了。

希特勒的大手笔“闪电战”直接威胁到了莫斯科安危,集结在乌克兰的两大苏联集团军被围,六十万人被俘。

再度“神预言”后,苏军高层对林彪彻底改观,斯大林甚至称他为“天才战将”,力邀林彪继续留在苏联为卫国战争出谋划策。

林彪婉言谢绝,伤病稍微好转就回到了延安。

在同志们为他举办的接风聚会上,有人说中国早晚有一天会发展得像苏联一样好,林彪闻言出口反驳。

他掷地有声地预言:“中国未来会比苏联更好。”

新中国成立后,林彪的想法依然没变。

他曾和毛主席坦言,中国花费二十年的时间,一定可以在战略高度方面超过苏联。

毛主席起先不以为然,觉得中国在进步的时候苏联也在发展,想要赶上绝非易事。

但十年过后,毛主席也逐渐赞同了林彪的论断。

林彪和毛主席对苏军的评价由高到低。

是因为他们都透过装备先进兵力强大的表象,看到了苏军的内在顽疾:僵化笨重、组织不力、后勤混乱。

1939年11月,苏芬战争爆发。

苏联数十万装备精良的大军“阴沟里翻船”,被国小兵弱的芬兰打得灰头土脸丢盔卸甲。

芬军巧妙利用地形优势,以皑皑白雪作为掩护,采取游击战、运动战的打法,让苏军体量庞大的优势无从施展。

滑雪板可以当成芬军的移动工具。

鸡尾酒可以作为摧毁坦克的“暗器”,更不要说神出鬼没的芬兰狙击手屡立战功了。

这和如今的俄乌战争何其相似。

乌军将兵力化整为零,分散成机动小组,利用主场作战的便利多次偷袭俄军,使俄军不堪其扰。

而俄军的应对和当年的苏军如出一辙:固守军事操典上的“标准答案”。

指挥官思想僵化,基层士兵行动笨拙,屡屡吃闷亏。

不光如此,俄军纵深部队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晕头转向,也很像苏德战争前期的苏军。

林彪对他们的评价一针见血:傻大笨粗。

苏军信奉一套“三段论”式的作战方法:先是重火力大炮开路,然后是坦克掩护装甲兵冲锋陷阵,最后由轻火力打扫战场。

这种战术本质上是在依赖人员数量优势,虽然可以取得胜利,但会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

光是莫斯科保卫战,苏联就阵亡了百万红军。

“人海战术”压迫感强,但不利于灵活机动。

在卫国战争期间,苏军经常被德军诱敌深入分割包围,如今这种情况在俄乌战争中重演。

反观中国解放军,最擅长使巧劲儿打经济仗,机动性独步天下,经常能创造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

毛主席“四渡赤水”的天才之举,就是一个缩影。

苏军对比中国解放军,优势在于兵力和装备,但也仅限于这两点。

一旦中国工业化完备,军工劣势得到弥补,苏军或俄军就再也没有优势可言。

这也正是林彪预言中国能二十年超越苏联的原因。

而这一当时看来无比大胆的论断,在朝鲜战场上得到了更多佐证。

众所周知,朝鲜人民军几乎全方位照搬苏联模式,以至于有“小苏军”的外号。

结果这支遇事不决平推搞定的军队,面对美军直接败下阵来。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后首战告捷,彭德怀元帅却选择有序撤退,放弃了已经占领的土地。

朝军的苏联顾问不解其意,大骂彭德怀“胡闹”。

其实彭德怀不是怯阵,而是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诱敌深入。

美军被我军撤退假象迷惑大军深入险境,结果东西战场双线溃败。

这种机动性战斗是苏军无法理解且难以掌握的,他们缺乏战略主动性和战术灵活性,一旦遭遇意外便会立即陷入混乱状态。

九十年前,苏军如此;

九十年后,俄军同样如此。

乌克兰战场上,俄军没少因粗糙毛躁吃大亏,也经常被乌军的小把戏耍得团团转。

行军期间,俄军基层战士竟频繁使用手机,致使军队动向暴露无遗;

先遣部队意外驻扎在了弹药库旁边都不灵活改址,结果被乌军“一锅端”。

后勤方面,俄军的低效同样令人咋舌。

补给部队竟然搞出了数十公里的“一字长蛇阵”,被北约志愿军轻松斩断。

连五角大楼的幕僚都忍不住感慨:“俄军应该庆幸自己遇到的不是美军。”

事实证明,美国佬的吐槽无比正确。

乌克兰应对战场局势时出了很多昏招,比如头铁硬要打俄军精锐,给了俄罗斯可乘之机。

可即使是不甚聪明的乌军,也可以“智取”俄军主力。

在美国的信息网络支援下,乌军对俄军形成了先进的网格化战争打击态势。

如今俄军仍然占领着大面积乌克兰国土,但战争态势已经急转直下了。

他们用传统的二战模式打现代化战争,收获的只能是举步维艰。

如果俄军不能及时调整作战思路,局部不利很容易蔓延至整体战局,演变成大溃败。

毕竟这场战争背后,是世界各国的暗地博弈。

俄方想要抓紧已经夺到手的乌克兰领土,乌方想要夺回失地,东欧邻国们希望战争越混乱越好,他们好寻找机会火中取栗捞实惠。

欧洲各国不愿看到俄罗斯势大,因此忍着能源危机之痛也要支持乌克兰;

大洋彼岸的美国又发起了“战争财”,成功让欧洲资本回流到了本土。

事已至此,俄罗斯没打成“闪电战”,只能被迫忍受长期的战争消耗。

俄乌战争丝毫不见停战的曙光,已经隐隐有“叙利亚战争模式”的苗头了。

如果俄罗斯不幸陷入乌克兰战场泥潭,恐怕只能靠自身的大体量和丰富资源硬抗了。

到时候即使俄军获胜,也不过是惨胜如败。

这和普京的预期构想相去甚远。

但也怪不到他决策失误,只能说俄军的实力跟不上他的想法了,水平不济计划再厉害也只是空中楼阁。

如今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完美对应林彪当年对苏军的评价:傻大笨粗。军事天才穿越时空的洞见,不得不佩服。

克里姆林宫当然不会任由事态恶化。

据可靠消息,俄军正准备在今年夏季来一场全方位大总攻,以求一举锁定胜局。

烂仗打多了的俄军,这回究竟能不能支棱起来,没有人能猜得到。

但可以肯定的是,战争之后,俄罗斯实力必然遭遇重创,军方急需进行复盘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