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少自杀增3.7倍 家扶吁心理健检

受到自杀防治法在2019年上路,新增责任通报机制后,据卫福部统计,近5年儿少自杀通报人次激增3.7倍。图为家扶基金会举办的儿童人权记者会。(中央社)全国各县市安心专线1925

受到自杀防治法在2019年上路,新增责任通报机制后,据卫福部统计,近5年儿少自杀通报人次激增3.7倍,忧郁倾向、罹患忧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近年来跃升儿少自杀原因首位,根据家扶基金会昨天公布的「儿少心情问卷」调查发现,有近2成儿少一周半数时间处在负面情绪中,其中负面情绪来源最多就是「课业与生涯」,家扶基金会建议应建立校园定期心理健检机制。

家扶基金会社工处主任蔡文瑾说,有76.8%孩子负面情绪来源来自「课业与生涯」、54.4%来自「人际关系」,甚至有孩子用「自残」等方式纾发心情。

新北市儿少咨询代表闻英佐表示,学生现今要面临多元的升学管道,时常会感到徬徨或不知如何选择,因此有时候需要心理咨商,此时就要透过辅导室协助解决情绪困扰,但有时走进辅导室去会被其他人贴上标签。

调查发现,有近7成的孩子不了解儿少忧郁症,虽然约有半数儿少心情不好或忧郁时会跟同学朋友或家长倾诉,但49.8%的儿少不会向专业管道求助,家扶基金会认为,这可能导致有忧郁倾向的孩子无法及时获得必要协助,呼吁应建立校园定期心理健检机制,对于针对需要协助的儿少主动追踪、适时关怀。

咨商心理师全联会常务理事胡延薇建议,应审视学生辅导法,透过心理定期检查,并加强儿少身心医疗自主权,她也提及,部分家长因为担心孩子被贴标签、污名化等原因,就算孩子出现自残等行为,因而不愿让孩子就医,呼吁应修法让老师在医疗资源转介上更顺畅、有效帮助孩子。全国各县市安心专线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