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托法预告 民团批未见提升公共服务量能
卫福部社家署24日预告针对2岁以下儿童订定的《儿童托育服务法》草案,规定未来保母必须考取技术证。(本报资料照片)
为改善托育环境,卫福部社家署24日预告针对2岁以下儿童订定的《儿童托育服务法》草案,规定未来保母必须考取技术证、允许企业及部落设置互助式托育等变革。不过,民团表示,草案对提升公共化服务量能只字未提,十分可惜,且应更落实访视员制度,才能让大家更有信心。
社家署家庭署家庭支持组组长简杏蓉说,《儿童托育服务法》重点包括加强保母资格、允许部落及职场提供互助式托育、将社区公托家园入法,也要求托育机构设置专帐和会计,加强管理。
截至今年6月底,登记合格的保母共2万7106人,其中取得技术士证者有2万3940人(88.32%)、幼保及幼教相关科系966人(3.56%)、接受126小时职前训练者2200人(8.12%)。简杏蓉说,为提升保母专业能力,草案废除了126小时职前训练后,直接登记为保母的管道。未来这些对象须考取技术士证才能成保母,但已取得资格者不受影响。
另外,社家署也允许部落及职场提供互助式托育,只要孩子达一定数量,不必依机构设置的管道,也可聘雇托育人员进来带小孩,力拚明年上半年送入立法院。目前教育部设有2~6岁互助式教保服务,待新法上路后,0~6岁都能有地方可送托,相关授权办法将在子法中订定。
针对预告草案,托育政策催生联盟发言人黄乔铃说,草案宗旨仅提及确保儿童托育品质、建构完善托育服务体系,但对提升公共化服务量能只字未提,十分可惜。召集人刘毓秀则表示,此次开放职场、部落等场域的互助式托育,有助解决托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但应更落实访视员制度。
彭婉如基金会居家托育部研发组长李庭欣认为,居服中心对于保母品质、人力的维持十分重要,全法中仅提到要协助保母理赔,应多赋予中心的定位及功能,在职掌中纳入媒合家长、辅导保母等,让家长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