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从警 「活得像个正常人」
年改前警消已爆发退休潮,等年改通过后,又衍生缓退潮,一度让警政署人力出现动荡现象。图为2018年,退休警消不满年改,齐聚总统府前抗议。(本报资料照片)
军公教年改在2018年7月实施,但在上路前,警消已爆发退休潮,为的就是抢先退,以免退休金被砍;待年改实施后,又出现缓退潮,因为多做几年比较划算,以致警政署人力出现动荡现象。
近10年来,警消人员是否提前退休,或撑到届龄才退,退休金绝对是他们的主要考量。警政署每年都有「统调」,指不同警察局之间的人力调动,则反映出警察「返乡潮」,大多是受不了北部高房价、高勤务压力,宁可少领钱,也要回乡服务,以求生活品质。
彰化一名30多岁的两线一星巡官,去年才从勤务最繁重的台北市警局统调返回彰化,从两线二星的主管降调为两线一星,薪水少了首都繁重加给8000多元,加上主管加给5000元,损失不少,但他回乡后可住在家里,不必付房租,一来一回,收入打平。
不过他强调,在台北、彰化做的都是警察,但回乡后,「活得像个正常人」。他感叹,北市报案量、公文、勤务、绩效压力极大,消费又高,每天都被压得喘不过气,回乡步调变慢,就算还是会加班,但跟台北比起来,轻松许多。
另名从台北市调回台南的刑警则说,同样是六都,警勤加给没差多少,但台南消费水准比台北低很多,生活也较轻松,他不追求升官,能回到家乡从警,是不后悔的选择。
除了受不了北部压力返乡,蔡政府的年改,也大幅改变警察热情。在年改前,退休军公教团体发起多场陈抗,那时镇守现场的警察,总是五味杂陈,因为眼前冲撞拒马的「学长」,是在为全体警察争取福利,而自己却得挡在他们与政府之间,成为夹心饼干。
年改通过后,随之而来的缓退潮,则导致警界新陈代谢困难,出现基层警力老化、警力断层警讯,监察院要求内政部、警政署、行政院人事行政总处检讨并改善。最后在警方扩大招生训练下,才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