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吧!電玩育兒完全手冊:美少女夢工場與人物育成遊戲,要我怎麼教小孩?

日本著名动画公司Gainax制作的经典美少女养成游戏《美少女梦工场》(Princess Maker)系列,成为许多玩家接触「人物育成类」游戏的契机。 图/《美少女梦工场2》

「我家小孩读国中,但他养了一个女儿——在电脑里。」

1992年,由日本著名动画公司Gainax制作的经典美少女养成游戏《美少女梦工场》(Princess Maker)系列第一作在台湾上市,从此引发众多少年少女在自家养起「女儿」、让家长满头问号的热潮,也成为许多玩家接触「人物育成类」游戏的契机,甚至还跨出当时性别比例仍一面倒的电玩圈,吸引了不少女性玩家、乃至于非游戏玩家的瞩目。

▌请收听下方连结:

在这系列以奇幻王国为背景的游戏中,玩家要扮演一位女孩的养父,为其安排学习、打工、家务、休闲等日程,并让她在生活中与各种人物互动,甚至可以参加料理竞赛、选美、比武等活动,借此形塑女孩各方面的能力与性格,直到女孩18岁成年时,将依照养成结果而出现数十种风格迥异的结局——无论是成为女王、画家、商人、作家、军人、艺人、学者、农夫、风尘女郎、甚至堕落成黑帮强盗或大魔王,都取决于玩家的养育方针。多元的玩法方针与多重结局的惊奇,也是该系列让人反复游玩欲罢不能的醍醐味。

然而,吸睛的美少女漫画风格也让《美少女梦工场》系列在当年点燃了台湾社会的刻板成见与批判。由于游戏中带有部分在日本美少女漫画中常见之「微情色」的「福利」要素,例如在系列作的2代中可帮女儿换穿高露出度的衣着、给她「丰乳丸」以增加胸围等(别具争议的是:该角色设定还是未成年少女),这就让部分家长与媒体(其实就是《联合报》)将之贴上「色情软体」的标签。

此外游戏中的玩法与人设也常反映出当时对年轻女性的刻板期待、甚至男性/家父长式的视角投射,这也是多年后的今天值得反思的课题。

尽管如此,《美少女梦工场》凭借着其精致的表现与优秀的游戏性,依然成为许多玩家心目中人物育成类游戏的永恒经典。在本集《转角游乐器》中,两位主持人七号与哲翰除了回顾这段亲身过经历的电玩史之外,也探讨了我们为什么会着迷于这类人物育成游戏?与游戏中虚拟人物或生物的沉浸式互动有什么乐趣?以及我们自己小时候作为「美少男梦工场」中的人物被自己父母养育的人生经验。

人物育成游戏除了让人着迷之外,这种「家长模拟器」同时也能作为讽刺反省「控制欲」的媒介。据此,本集节目也聊到2018年由中国团队制作的《中国式家长》:玩家扮演家长将小孩培养到考大学,游戏中处处对中国社会升学至上、直升机父母、亲戚之间炫耀小孩比拚面子、家庭阶级复制轮回等现象做出反讽,上市后也掀起一阵亚洲玩家的共鸣与热议。

除了「家长模拟器」之外,人物育成类游戏其实还涵盖许多主题,其中「偶像育成」更是大宗,从台湾90年代老玩家都玩过或听过的《明星志愿》系列、到近年掀起热潮的手游《赛马娘》(Pretty Derby)、乃至于去年由日本团队制作的网路直播主育成之「致郁系」神作《主播女孩重度依赖》(Needy Girl Overdose),都是让相对略偏小众的人物育成游戏至今仍历久不衰的例子。

本单元是转角国际podcast 重磅广播的新系列,由现任转角国际主编 #编辑七号、以及德国议题担当的专栏作者 #黄哲翰,以玩家身分的私心愿望,展开游戏的各类议题延伸讨论——聊电玩、聊游戏、也聊聊游乐背后的社会脉络与人生回忆。

(完整内容请点阅收听 转角国际podcast:#转角游乐器)

1996年台湾的报导「美少女梦工场画风精致 吸引女性 养成游戏预料将掀风潮」:电脑玩家杂志社社长徐人强表示,日本GAINAX动画公司在一九九一年首次推出「美少女梦工场」游戏后,由于游戏内容创新,图画造型及动画表现,极尽精致美丽的风格,成功创造了日本养成类游戏的天地,也让年轻女性开始走进电脑游戏世界。 图/报系资料图库

1994年报导「美少女的父亲不好当」 图/报系资料图库

图/《美少女梦工场》

图/《美少女梦工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