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B肝变肝癌 陈建仁吁健保扩大给付

完整的肝脏检查,除了抽血检验外,腹部超音波也是不可或缺的项目。图为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举办腹部超音波检查活动。(本报资料照片)

B肝扩大给付条件分析

台湾约有190万名B肝带原者,若未积极治疗,将进展为肝硬化及肝癌。中研院士陈建仁团队研究发现,台湾若依肝指数、病毒量及纤维化程度不同分为3种不同治疗条件,在高诊断、治疗率的前提下,15年内可防范2.75万至4.71万例相关死亡数,吁健保扩大给付,但若资源有限,可先以肝指数检验超标2次减为1次作为放宽第一步。

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怀壹说,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年起考虑消除B肝,并在今年发布暂行指引,盼在2015至2030年间,减少95%发生率、65%死亡率。

过去对B肝的概念是在肝炎发作、肝纤维化等前提下给药,即便病毒量高仍被视为不严重而不治疗,但后来研究显示,癌化过程早在免疫耐受期就开始,病毒DNA多,致癌可能性就高,及早治疗则有助病情进展。台湾目前约有190万名带原者,若未适当治疗,其中25-40%将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陈建仁团队针对3种扩大B肝抗病毒药物治疗条件进行模组分析,第1项条件为台湾肝脏医学会(TASL)所建议将肝指数(ALT)检验超标从2次减为1次,第2条件为病毒量(VL)大于等于2000IU/mL且肝纤维化程度达F2或以上(F2&2K),第3则是病毒量大于等于2000IU/mL且肝指数大于1倍正常值(2K&ULN)。

模组分析发现,这3条件都可降低代偿不全肝硬化、肝癌发生数及相关死亡数。若开放第1项条件,截至2035年,可防范4000例B肝相关死亡,第2条件则可防范1万例死亡,第3种则可防范逾1.6万例死亡。

如果加上9成诊断率、7成治疗追踪,3种情况所防范的死亡数则可增至2.75万、3.79万、4.71万例,不论任何情境都符合经济效益,但若资源有限,陈建仁认为可将TASL的建议作为扩大给付第一步。健保署则表示,将尽速征询医学会意见,盼在有限的资源下,照顾更多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