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避難室堆雜物上鎖 北市:緊急狀況沒清空最高罰20萬

民众配合演习,须在警察、民防人员引导下,就近前往防空避难设施避难。本报资料照片

日前万安46号演习,许多民众配合演习,须在警察、民防人员引导下,就近前往防空避难设施避难,但台北市一共有五千多处防空避难所,遇到警急状况,真都能找得到?议员就曾接获检举,表示被指定为防空避难室的民间大楼堆杂物甚至大门深锁,建议政府除清楚指引,更因修法规定所有大楼地下室、学校等都为防空避难所,教育民众对生活周遭哪里有逃生避难空间观念。

北市议员林杏儿说,台北市警察局建置有防空避难室APP,但现实有个状况,就是许多民众根本不知道警察局有建置APP,甚至许多避难所都是私人地点,没有办法强制,只能劝导,就曾有民众跟她检举,民众看到很多大楼一楼被贴有防空避难室,但就有民众检举说,防空避难室底下都堆满东西,而且还大门深锁,请问怎么去避难?

议员建议,应该将所有地下室、学校等视为防空避难室,不需要列地点,所有有地下室应该都可以进去躲,只要紧急状况,订定法令都应该开放,不然若有人将那一张纸撕掉,怎么知道到哪里躲?甚至遇到紧急战争状况,可能连APP网路都连不上。

若防空避难室堆积杂物或门锁起来?建管处长虞积学表示,若属于私人大楼,因属私权平时锁起来没有问题,但如果是紧急状况、或演习期间就不可以不开放,至于若堆置杂物,可以依照公寓大厦管理处罚条例第16条罚处四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锾,并得令其限期改善或履行义务。

虞积学说,如果有民众检举就会去稽查,建管处与警察局会配合去看,如果有堆积杂物,可以要求公寓大厦管理人清理,若劝导不清,将可开罚。

对于议员建议所有地下室都开放作为防空避难室?虞积学表示,因非所有大楼地下室都为防空避难室,还是要看当初建筑规画时,大楼将防空避难室设置在哪里,甚至防空避难室也有构造规定,并非地下室都有被规画为防空避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