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更要防郁 媒体在自杀防治位居要角

今日台湾自杀防治学会暨全国自杀防治中心召开记者会,表示后疫情时期的心理重建成了重点工作,着重媒体在自杀防治中扮演的角色。(李柏澔摄)

随着新冠疫情日渐趋缓,近日连续「嘉玲」鼓舞人心,然而过去经验中显示灾后经济压力的反弹造成自杀比例升高,今日台湾自杀防治学会暨全国自杀防治中心召开记者会,表示后疫情时期的心理重建成了重点工作,媒体在自杀防治中的角色显得十分重要。

台湾自杀防治学会理事长李明滨表示,新冠疫情自去年12月底开始浮现,过往各种大灾难的发生反映应对资源的不足,这次我国防疫做得非常好,因为在媒体资讯方面透明正确,民众能够获得正确即时的资讯,对压力的缓解十分有用。

卫福部心口司司长谌立中说,不少人对疫情有紧张、焦虑、怕被贴标签等不良心理反应,对后续产业经济的影响也很大,进而衍伸各种社会问题,相较于疫情,这才是我们最怕的。

台北市联合医院社区精神科主任陈映烨指出,国外报导情况,韩国2017年有68%描述自杀方法和细节,75%描述自杀地点;台湾2020第一季统计显示,高达91.8%刊登遗书或照片、47.9%简化自杀原因、26.7%详述自杀地点,显示我国媒体在防治自杀的宣导上仍待加强。

陈映烨也指出,在各家媒体抢攻读者眼球的竞争下,台湾在自杀报导方面报导过多,高达10%,欧美约3%,澳洲仅有1%。

台北市报业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罗国俊说,媒体在自杀防治中位居要角,因此给记者建议,避免在报导中使用耸动化的标题、详述自杀方式和地点及简化自杀原因,给内部编辑建议则是不将自杀新闻刊于头版、刊登已逝者及现场照片,且熟稔自杀报导指引与范例,做好把关与审查。

罗国俊提醒,自杀防治法属于他律,应该以自律代替他律,否则官方过度涉及媒体报导将影响新闻及表意自由,并非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