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城那些人丨袁见齐:我国现代盐类矿床地质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袁见齐(1907~1991),字省衷,原名耕虞,奉贤奉城共耕村人。1954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北京分社常委兼宣传部长;九三学社第四、五、六、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参议委员。1964~1988年,当选北京市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1978~1982年,当选为湖北省第五届人大代表,湖北省第四、五届政协常委。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1年,他以74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袁见齐一生献身于祖国的地质科学和教育事业,是我国现代盐类矿床地质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当代地质教育事业的巨匠。

袁见齐8岁时因家道中落,入继袁应天家,遂更名为袁见齐。1919年,他以各科优异的成绩从奉城小学毕业,考入江苏省立第三中学(今松江二中)。1924年,考入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物理系,由于选读了《地学通论》和《矿物学》并取得优异成绩,地学系老师便竭力劝其改学地质,于是从三年级开始正式转入地学系地质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兼任地质系秘书。

袁见齐毕生把科学研究工作与解决国家发展所需急缺资源紧紧联系在一起。

1939年,他应邀前往云南大学任讲师。时值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生活艰苦,特别是海盐来源断绝,内地盐价飞涨。基于地质学家的良知,他决心从事盐矿和卤水资源的调查和开发利用。

1940年秋,西南各省食盐供应不足,盐务局拟在贵州开阳凿井,他便携眷到开阳,将家属匆匆安置在工区农村过着艰苦的生活,自己则常只身奔走于云贵高原的高山深谷之中,深入调查了开阳、镇远、罗甸、毕节等十几个县,写出了有关贵州含盐地层及各地盐苗地质报告多篇。

1943年7月,盐务总局与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联合组织西北盐产调查团。袁见齐作为该团唯一的地质学家,负责盐矿储量地质调查工作。他们一行4人,冒着危险,在新、甘、青、宁、蒙五省(区)行程2万余公里,历时13个月出色地完成了调研任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进行的盐湖地质调查。袁见齐途中抽暇整理资料,陆续寄出论文6篇和记述地理、民俗等的新疆杂记10篇。归来后出版了专著《西北盐产调查实录》(1949年),书中指出:“西北各省,位居大陆中央,距海辽远,水流不能外泄,雨量稀少,产盐丰富,甲于全国”,“新疆省内,无百里之内无盐。”从此,我国西北丰富的盐矿和盐湖资源始为世人所知,这在我国盐矿研究史上实是一件大事。1948年,盐务总局南迁广州,他毅然拒绝随迁,返回上海改任唐山工学院(临时在上海办学)教授。

由于袁见齐在盐矿地质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就受聘于轻工业部盐务总局担任资源勘察队的顾问。经过他的艰苦努力,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全面恢复了食盐的生产,满足了国计民生之所需。鉴于我国历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农用化肥矿产资源的寻找。

1959年,他主持完成了全国盐类矿床分布规律和矿床远景预测的研究项目,主编了1:400万的中国盐类矿床预测图。不仅为地质部部署全国盐矿普查工作提供了依据,而且根据中国地质构造特征,分析讨论了中国盐类矿床成矿时代和成矿区域与西欧、北美的矿床差异。

1980年,他参加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在《中国碎屑岩系中钾盐矿床的形成条件》的论文里,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盐矿研究30年来的主要成就,受到普遍的重视。他对盐类矿床成因理论的总结,尤其是根据中国地质资料对钾盐成矿理论的发展,已形成一个系统的学术体系,成为国内外受到重视的学术流派。

袁见齐一生从事地质科研和教育60余年,单独或与人合作发表学术论文、专著、教材和译著等100余种,他的学术思想和对盐矿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贡献,使他在国内外地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编写了大量的教材,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地质英才,丰富的课堂讲授经验,广博的地学知识,使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地质学教育家。他在课堂教学中能融合科学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于一体讲解,使学生们感到听袁先生的课是一种享受。

1978年,他以71岁高龄主持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工作时,为了保证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他还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上课,以极大的热忱从事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青年教师的工作,为地质事业后继有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撰稿:奉城镇

编辑:凌姗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