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德屏纸短情长 为台湾文坛织锦
拾光‧捕手(台北市立文献馆)
《文讯》杂志社长兼总编辑封德屏说,一九八二年致力于文学基础建设的「文艺资料研究及服务中心」成立,「后来觉得有资料中心,也要有媒介才能传播文学,隔年就创办《文讯》。」她是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进入《文讯》,在职三十四年。
三十多年前,《文讯》每月花一万多元买书,知名作家、文坛新人都是搜罗对象。封德屏说:「夜空可能出现几颗特别耀眼的星星,可是整个宇宙银河系,各个角落,不同时间,群星闪烁此起彼落,才更美丽。」
有一回,定居加拿大的作家东方白来访,封德屏带他参观《文讯》资料库,他大为惊讶,自己的著作竟然如此齐全,只缺两本。隔年返台,他亲自送上那两本,让封德屏感动地说不出话。
除了图书与期刊,《文讯》资料库里还保有作家们的手稿与照片。封德屏跟同事为了保存这些史料,积极辨识照片中的每个人,「唯有认出人时地,照片的保存才有意义。」
时代的洪流、创作的工具,也带走老作家的自信。封德屏特地开辟「银光副刊」,规定六十五岁以上才能投稿。不会或不惯用电脑的,由员工帮忙缮打手稿,整本杂志只有这个专栏是全彩,不但为他们保留一方天地,也为他们逐渐逝去的年华增添色彩。
封德屏总关注被社会忽视的声音,文人的情怀促使她开始各地艺文环境调查的环岛之行,每个县市寻找特派员,近距离观察书写地方文学事,再透过台北出版基地发声,多年来丰富了《文讯》的视野。
像许多作者一样,封德屏也将自己珍贵的藏书捐给《文讯》资料库,因为比起独有,她更乐于看到众多爱书人翻阅时满足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