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 | 年轻人反向驯化算法,能否夺回“用户画像”的主导权?
□蒋璟璟
近日,年轻人通过重置账号、评论操控等方式对抗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杀熟”现象,成为一种流行的消费策略。这一现象被称为“算法驯化”,反映了年轻人在面对算法权力时的创造性反击。他们通过利用“新用户优惠”等方法塑造新的消费身份,不仅节省了开支,也对平台的算法逻辑发起了挑战。(中新社)
算法本来就是可以被调教的,这种“调教”有着两个维度。其一是开发者的调教,其二就是用户的调教。开发者通过代码的调整,来实现算法优化,这是一种有意识地调教。与之相较,用户对算法的调教,则是无意识的,其更多表现为,不知不觉间让算法更了解自己、更适配自己。近来,一些年轻人兴起的“反向驯化算法”行动,其本质就是变无意识调教为有意识地调教——让算法服务于用户的利益,而非让用户被算法所算计。
“反向驯化算法”,看似是反客为主,实则颇有“各归其位”的意思。试问,算法和用户,究竟谁主、谁客?从一般性价值层面审视,“人”之主体性,是天然成立、毫无疑义的。然而在技术时代,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工具”越发成为一种主宰性的力量,人反而变成了被支配的对象,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被算法拿捏得死死的,这不仅是无力挣脱的困溺感,更隐约构成了某种人格上的轻侮。“反向驯化算法”,则不啻为一次“以我为主”拿回主动权的群体宣言。
算法对我们是无所不知的,算法对我们又是一无所知的。的确,算法能很看透一个人,但是这种“看透”并不是“识人”,而是一种统计学意义上的建模,是以数字化手段对一个人的“解构与重构”。所有这一切的基石,是“数据”、是“痕迹”,是对特定用户“网络行为”的记录、分析与归纳……就此而言,算法所描摹的乃是“外我”“另我”,而非“真我”“本我”。算法,能够算出我们“看了什么”“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却算不出什么才是“真正的我”。
一直以来,算法之所以“无所不能”“尽在掌握”,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用户毫不掩藏、毫不设防,基本对各种算法系统坦诚相见。而后知后觉的人们,在吃过算法不少暗亏之后,总算想到了某些反击之道。年轻人“反向驯化算法”,其本质就是营造出一种“非我的外我”,并藉此来引导算法按照他们期待的样子来“建模”。于是乎,在算法的理解里,我们成了“另一种人”。小小的心机伎俩,导致了算法的误判,好不容易扳回一城,年轻人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从来是算法窥伺、盘算我们,如今年轻人出其不意地将之“捉弄”一番,内心当然难掩暗爽。就破除算法神秘论、推进算法透明化而言,这样的交互试验与群体实践,必将为我们积累不少有意义的样本。算法服务于人,也必将在后续的斗智斗勇中,得到强力地重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