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 | 项目、故事、榜样……搭建新时代学校“生态动力系统”,这位校长找到了良策
本刊编辑部
本文共8800字,阅读约需20分钟
请关注并星标“当代教育家传媒”
永不失联系
走进德州市实验小学,
我们的第一感受是“润泽”。
这种润泽,来自保安师傅温和的笑容,来自学生自由、舒展的肢体语言,
来自老师们勤勉、踏实的工作状态。
这种润泽,来自小院子那些葱茏繁茂的草木,来自整洁、温馨的环境布置,
来自校园里的每一缕风、每一滴雨。无数美好的细节,
汇聚成了一张教育生态之网,“织网者”正是校长于莉。
二十多年里,于莉一直在编织着,
为每个学生、每个家庭,每一方小天地,编织一种美好的教育生活。
——原文首发于《当代教育家》杂志
202405期·封面人物
德州市实验小学校长 于莉
“重建”一所百年老校
“在你心目中,咱们建设街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这应该是整个2011年,于莉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2011年3月,于莉调任德州市建设街小学校长。第一次做校长,就接手一所老牌学校,于莉不免有点忐忑。她无数次自问:“我要把建设街小学办成一所怎样的学校?”
经过一阵焦虑、踌躇,一番思考、研究,于莉决定把这个问题交给大家。2011年夏天,建设街小学宣布:筹办百年校庆预计用一年时间,重在过程,而非在校庆当天。筹备、调研环节,于莉向几乎每个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包括她登门走访的40位退休教师。
“建设街小学历史悠久,杰出教师、校友不计其数,而我只是个新来的校长,他们都比我更懂这所学校,更懂它应该生长成什么样子。”于莉后来说,“所以,我请每个人为理想中的建设街小学画像。”
于莉总是很谦逊内敛。她谦和地广泛调研,并不只是收集画像这么简单。这些“画像”也构成了学校近期的发展重点,汇聚成长远的办学愿景,进而凝聚每个人的身份认同感。而一年后的盛大校庆,则成了每个人工作、创新的驱动性力量。
老师们提起建设街传统,往往绕不开书法特色。早年间,绝大多数建设街老师都能写一手漂亮的软笔、粉笔书法。于莉顺应大家的愿望,把书法开发成特色校本课程,将书法课纳入课表;建设师生共享书法室,为每个建设人“涵养静气”;在校庆中预设师生书法作品展环节……书法教育至今依然是建设街小学的教育名片。
老师们心目中的另一张“建设名片”则是素质教育。于莉也因地制宜做出了特色:打造基于学生素养的多元课程矩阵。建设街的艺术、育等课程不以参赛、参展、参演为导向,而是致力于给学生丰富的生命体验。比如学校把运动会改成了体育节,持续一个月,不仅比比谁跳得更高、跑得更快,也通过趣味项目、亲子运动会,比比谁玩得更开心。
老师们都说建设街小学名师、杰出校友众多,于莉就群策群力,请大家寻访老教师、老校友,分享校庆的消息。于是,越来越多的“建设人”将目光和精力投向了母校,与这所老学校产生了新的生命联结。他们为校史梳理提供宝贵的档案;他们为母校的软硬件更新捐钱、捐物,或是种下几棵银杏树;他们为校庆演出奉献节目,他们写下的母校回忆,结集出版成了《建设故事》……
校庆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建设街小学也一天天“新”起来了。经过一年的努力,于莉和老师们为学校翻新了硬件,更新了课程,也与许多老校园建立了新联系。更可贵的是,筹备校庆的过程中,老师们不仅锻炼了综合能力,更重新认识了这所学校,认识了自己的职业。
“前几年因为身体原因,我的职业倦怠非常严重,每天进教室都感觉‘头皮发麻’,筹备校庆之后,工作量看似更大了,但我看着学校日新月异,又有了工作的心气儿了,喜欢上班了。”建设街小学骨干教师温淑云说,“对我们很多同事而言,百年校庆称得上是我们职业生涯的关键事件了。”
正式的校庆活动,只持续了不到一天时间。但校庆对建设街小学的影响,却持续至今。对孩子们而言,他们有了更新的设施,更好玩的课程;对老师而言,这一“关键事件”点亮了他们随后几年的工作生活;对于莉而言,她第一次意识到:
不仅学校发展需要关键事件撬动,每个学生、每个老师的成长,都需要一系列的关键事件。
一系列项目制改革探索应运而生。
项目制:多引擎带来澎湃动力
2013年秋天,于莉调任德州学院附属小学校长,负责创校事宜,要确保来年春天顺利招生开学。
创校工作千头万绪:学院附小还在紧张施工中,软装、设计尚待跟进;10月到任的创校团队只有三人,直到来年1月,学校也只有18位教师,人手有限;更关键的是,学校的课程体系、文化系统亟待搭建。
我们要建一所怎样的学校?如何建成这样一所学校?这次于莉从容得多:“我们可以把创校分解为每位老师的‘关键事件’,用一系列关键事件推动学校发展。”
2014年1月,18人的教师团队齐聚后,于莉公布了“项目认领”制度。
所谓项目认领,就是学校发布当下的重点工作,由老师分别牵头成立项目组,在教学之余,重点推进各自的项目。“通俗点讲,就是让大家想干点啥就干点啥,能干点啥就干点啥。”于莉笑着解释。
现任德州新湖南路小学校长的程红红,是当年的“创校三剑客”之一。她认领了“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具体负责初步建构学校的文化系统。因为是自己认领而非组织安排,程红红不愿走“一训三风只写在墙上”的传统模式,她先跑遍了附小的学区,走访各个社区,也调研周边学校,分析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接着搜集德州乃至全国名校的文化表达,探寻其中的奥妙;随后又跟于莉进京,前往北京亦庄实验小学考察学习,试着分析这所学校“出道即巅峰”的文化密码。
有了充足的积累,程红红最终选择了学院附小门口的三叶草,作为学校的文化符号,并由此衍生出了“爱、尊重、自由”的系列文化表达。
与此相关的校徽设计、校园环创20项目则由周国丽、孙荣荣老师分别认领。周国丽不但广泛征集同事意见,更发动全家人头脑风暴,数易其稿,最终拿出了契合校园文化与儿童视角的校徽,令人眼前一亮。
孙荣荣则试着把“爱、尊重、自由”的文化渗透到环境里,她打造了开放式的阅读空间,设计了学生活动、交流的半开放空间,深受孩子们喜欢。而这个空间设计项目,也的确成了孙荣荣成长的“关键事件”,接受采访时,她正读在职博士,研究方向就是“小学教育空间设计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受到项目影响的老师不只孙荣荣。当年认领“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的刘红艳,以心理学作为发展锚点,今天已经成为山东省心理学会理事。“科学空间项目”的负责人王维维,几乎以一己之力打造了学校的科技长廊、实验室,也成长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科学骨干老师。
一位位老师在项目认领中迅速成长,而这一个个“关键事件”也促成了学院附小的拔节生长。在短短几个月里,学校的课程框架、校园文化、空间建设陆续齐备。学校也顺利招生开学,在几年里生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后来,于莉把项目制纳入教育管理工具箱,用适合的项目为学校发展不断赋能。她说:“推行项目制,并非‘能干啥就干啥’这么简单。我们要充分了解老师们的性情、能力和兴趣,结合学校发展的需求,发布适合的项目。一个个项目滚动发展的过程中,我还要观察项目进展,及时纠偏或提供额外支持。另外,发布项目要以终为始,项目做到什么程度,适合量化还是柔性评价,评价团队还是个人,有哪些关联、衍生项目,项目阶段性结束还是转为常态化工作……这些都是我们要考量的。只有这样,项目才能像火箭上的一台台引擎,为学校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多台引擎能为火箭带来什么?我问了问人工智能。它说:
多引擎能显著增加火箭整体推力;多余引擎作为冗余,可以提高任务成功率;多引擎系统推力控制更加精细,对调整火箭飞行姿态、执行复杂的轨道机动等非常关键;多级火箭中的每级都可能有自己的引擎,各引擎分阶段工作,有效减轻了继续上升部分的重量,使后续引擎能更高效地工作。
看来于莉是对的,她真的给学校打造了一套动力系统。
办一所有故事的学校:
编码学校文化DNA
与项目制一起,于莉开启的“附小故事”活动,共同编织成了德州学院附小的DNA双螺旋结构,承载着这所学校的文化基因。 附小故事是“周五聚焦”项目的一部分。 这个项目本质上类似周报,包括上周重点、下周规划等版块,似乎平平无奇; 却因为末尾的故事版块,拥有了奇妙的影响力。
每周五的学校例会后,于莉都会请各年级组提交一个小故事,可以记录一个人,也可以写某件事。当周的轮值老师记录、整理,再跟于莉讨论出最适合分享的故事,正式列入“周五聚焦”发送全校,并请作者在周一升旗仪式上讲述。
于是,每周一的集会上,飘扬的国旗下,于莉和学院附小师生见证了一个个温暖的成长故事——
原本邋里邋遢、自卑怯懦的男生小川,在老师和朋友们的共同陪伴下,爱上了阅读,习惯逐渐改善。“从此,他桌子上的垃圾越来越少,书籍越来越多。”
“大哥哥”是某位一年级学生的昵称。他此前因为成长障碍、情绪问题不得不留级,到附小重读一年级。班主任老师称之为“大哥哥”,他便以班级榜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带着积极的心理暗示不断成长。
学校的“动植物演进展”“交通工具发展史”等展出的背后,是被大家称为“超级老师”的王维维,他的科学课总让人悠然神往,设计的科学空间、实验室也让师生赞叹不已。
故事的力量是伟大的。起初,各年级组只是把附小故事当成例行任务,后来听故事的老师们纷纷写起了自己的附小故事,每周涌现的故事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有些老师为了把一段故事写圆润,默默观察身边的优秀同事;同事之间相互观察,相互鼓励,团队关系也越发融洽;也有的老师在记录学生的过程中,找到了更好的教育方法……
而这样一个个平实、温暖、精彩的故事,共同汇聚成了全体师生的文化认同。“我们要建一所怎样的学校,怎样建这所学校,我们是一支怎样的队伍,我们秉承怎样的价值观,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校长决定的,不是一训三风规定的,而是每一位师生,每一段故事共同呈现的。”于莉说。
于莉相信,好的办学策略不仅要因地制宜,更要能够迁移运用。学院附小茁壮成长的同时,她也得到了“迁移运用”的机会。
2019年秋天,于莉赴任德州市实验小学校长。如何在这所树大根深的老牌名校发动变革,成了她的全新挑战。
榜样工程:
让看见成为一种教育力量
于莉到任不久,德州市实验小学就接到通知,要派出8位老师前往湖滨北路小学交流、支教一年。安排谁去,初来乍到的于莉不免犯难。
出乎预料的是,老师们得知此事后,纷纷前来报名,很快凑齐了交流团队。大家的想法很朴实:“实验小学有需要,我们就去。”“湖滨北路的孩子肯定也很需要咱们。”“出去这一年努力干,别给咱实验小学丢人。”
那一刻,于莉意识到,这所老牌名校,蕴藏着超乎她想象的巨大能量。那一刻,看到会议室里“团结奋进、敢为人先”的八个大字,她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实验精神。如何带领这所学校走向卓越?如何激发这股力量,将老师们对学校的文化认同,转变为教育改革的动力呢?于莉找到了这所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榜样工程。
榜样教师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薪火相传,我身边的榜样教师”系列宣传启动的第一个学年,就陆续推出了46位教师,这股向上的力量让于莉深刻感受到,教师就是学校最大的财富。而通过年轻教师采访、传播老教师的师德故事、教育思想、教学成果,每一位教师的职业尊严、职业幸福也得到了更大提升。
本着“善用放大镜放大优点,善用显微镜发现个性,善用反光镜寻找差距”三个原则,德州市实验小学三个校区分别观察、记录、推举榜样,定期评选榜样党员、教师、学生、家长,将榜样故事发表在新媒体等平台上。因为理解、认同,让家校社的关系更和谐了,榜样人物在每月“榜样论坛”上的定期分享,也让人人争做榜样、人人向榜样看齐的氛围越来越浓了。
数学老师杨志强教龄长、职称硬、荣誉多,但在实验小学,这些标签都不如一句“蜘蛛侠”来得响亮。2020年实验小学接收了郊区的春晖校区,实验小学老师们8月初到校,杨志强兼职后勤大管家,审读施工图纸、修缮房屋、整修设备,每天纵高伏低,早出晚归。“榜样教师故事”一出,杨志强就成了全校老师口中的“蜘蛛侠”,职业荣誉感也空前高涨。
成为榜样的契机很多。2020年新冠疫情初起,一群老师冒着聚集感染的风险,每天到校,为全校同学录制网课,成了实验小学榜样教师。为老师们提供消杀、保障服务的保洁团队,也成了学校的榜样。
张志英老师在春晖校区支教的第一年,发现仅仅把“阅读生活化”理念带去还不够,因为农村校区的孩子家庭书籍少,于是她自费给孩子们买了一百多册绘本,每天带着孩子阅读,如今已把阅读的种子播撒在春晖校区,她也成了支教团队中的榜样。六年级团队不仅教学质量过硬,还不断开发STEM课程,成绩斐然,由此成为榜样团队之一。
一位青年教师发现师父腰椎不好,就悄悄为全办公室的老教师买了护腰带,这也成了他的榜样瞬间。学生们的闪光点就更多了,孝敬老人、热爱阅读、艺体成绩优秀,人人都有成为榜样的机会。
“关注哪里,哪里就枝繁叶茂。”于莉非常认同这句教育管理箴言,她推出的榜样工程并没有福利、薪酬、评优评先上的额外支持,却受到老师们的高度认同,成为引导学校变革的重要制度保障。在于莉的构想中,一所好学校的内驱力,不仅来自薪酬、福利制度,更来自健康、积极的荣誉体系。而榜样工程则是实验小学荣誉体系的重要拼图。
榜样工程大放异彩的深层原因,则是“看见”的力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被看见。校长应该让这种纯真的、朴素的愿望,成为一种绵密的教育力量。我们今天看见研发STEM课程的教研组,未来就会看到更多老师的学术追求;今天看见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组在探索,未来就会看到一批因为懂心理而更加懂教育的优秀教师团队。我们应当建成一所尊重每个人、看见每个人的学校。”于莉说。
让阅读成为教育生命的底色
2000年,于莉调入德州市北园小学任教。报到第一天,时任校长李春英热情地迎接这位青年教师,并送上了一本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校长赠书堪称我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那是我第一次收到校长礼物,特别惊喜。这本书我反复读了好几遍,也由此开始系统地研究教育学。”于莉回忆。
自那时起,阅读就成了她教育生涯的底色。于莉开始关注阅读对学生的巨大影响,抓住每一次比赛、学习、活动的机会,打磨出了适合本地学生的阅读课程。
在于莉的探索中,低年级要重视写绘,她给每个学生建阅读存折,陪着大家读绘本,讲故事,培养阅读兴趣;进入小学中段,阅读难度和体量相应上升,老师则要提供匹配的工具和技巧;小学高段的学生要向经典发起挑战,于莉会组织导读会、精读讨论会、完本展示会,托举学生们稳定提升。2007年前后,这套阅读课程框架足够先进,给了孩子们丰富的精神滋养。
之后的十几年里,于莉将阅读课程“随身携带”,在三所学校不断完善、打磨、丰富。
在建设街小学,于莉跟老师们打造了“阅读银行”,这是一套基于儿童视角的阅读评价工具。学生们积攒阅读量,定期评选“阅读首富”,兑换阅读荣誉称号。担任校长的于莉,还将老师们都“卷入”阅读生活中来。她几乎每天都要敦促大家读书,举办起师生共享的阅读节,用一系列阅读活动激发师生热情。
到了学院附小,于莉将家长也拉进了阅读体系。各个班级都办起了读书会,阅读也成了亲子沟通、家校合育的渠道。学校新建阅读空间,于莉发起了“你选书,我买单”活动,请师生、家长共同选定了阅览区的第一批藏书。整本书共读开启前,年级组会举办“新书发布会”,请老师、家长共同题写读书寄语。越来越多的家长由此爱上了阅读。2018年,学院附小正式开启了“阅读生活化”探索。
于莉来到德州市实验小学后,真正把阅读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学校里似乎没有专门的读书课程,却事事离不开阅读。比如“大运河研学课程”的启动环节,学生们要有针对性地读《你好,大运河》,读完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每周三的“家校有约”活动,话题也离不开读书;吴晓云老师打造的“诗歌品牌班级”,每次儿童诗写作课,也以阅读开启,孩子们要读名家作品、同龄人诗作,然后动笔;跨学科项目学习更少不了阅读;实验小学的“干部读书会”“青年教师读书会”是教师发展的两条线索,于莉觉得和大家共读、讨论、分享就是最美好的时光。
浓厚的读书氛围下,每个人都在潜移默化地生长着。实验小学春晖、黄河涯两校区尽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也在书籍的滋养下野蛮生长着,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家长爱上阅读;老师们也做出了一个个课题,专业能力水涨船高;几所学校的教育生态也不断改良着。
德州学院附小副校长赵梦颖,还记得初见于莉时的情形。那是2011年的建设街小学,于莉刚刚就任校长,见到赵梦颖,似乎很随意地递上一本书:“赵老师,这本《幸福的种子》挺适合你现在的学科和学段,读读看吧!”由此,赵梦颖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教育修行。后来她才明白,这是一场温暖的传承。
为每个人赋予生长的艺术
“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什么?老师不累,学生不累,听课的人不累,我自己补充了一条——老师上完觉得‘痛快’。”德州实验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志英说。
前段时间,实验小学小刘老师试讲区优质课,张志英负责听评课。刚下课,小刘老师就收到了全国名师薛法根的教学实录,内容是她刚刚讲授的篇目。张志英笑眯眯地说:“小刘老师,薛老师这堂课的处理,挺适合你的,要不你来试试看?”
小刘老师揣摩了一晚,第二天换班试课,果然增色不少。张志英听下来,指出几处瑕疵,帮小刘老师疏通了滞涩之处,这堂课便算指导完了。
张志英说:“可能你也发现了,有些地方薛法根老师能上出效果,你不能,这不是能力问题,是性格、教学风格问题。你要学薛法根,也要做自己。”
小刘老师有点不踏实,希望精益求精,又邀请了好几位同事听评课,虚心接受每个人的建议。改来改去,课反而上得不痛快。最后“勉勉强强拿了区一等奖”。“对上课而言,做自己比学他人更可贵。”张志英后来说。
这也是“张志英名师工作室”的一贯风格。按张志英的说法,工作室的重点应该是“帮每个老师找到自己的教学艺术”。工作室每周听一节师父的课,每周磨一堂徒弟的课,每周组织一次教研。对于青年教师较多的春晖校区而言,这样的基本学术训练弥足珍贵。许多项目、课题也由此诞生。
但德州实验小学的名师工作室,最终是培养“名师”的工作室。张志英有个数据库,收录了大量名师的课堂实录、视频。她的指导通常从听评课开始,观察、捕捉老师的教学风格后,再基于教研讨论,从数据库匹配“最佳模板”供老师模仿借鉴。
一堂课模仿下来,难免有不够自如的环节。张志英帮着梳理、调整,但从不强求:“学不来就算了,不能给自己找不痛快。”不过她希望,每位老师都从每次磨课中,找到“最痛快”的一点细节、一种教法。这个要求很宽松,老师们都能愉快地坚持下来。而一次次“痛快”的磨课积累下来,每位老师都能渐渐发现自己的教学艺术。
不仅在德州实验小学,纵观于莉做校长的几所学校,老师们成长的终极目标都是“发现自己,成为自己”。
德州学院附小教科研主任王盼盼,成长的关键词是“迁移”。最初她只想当个好老师,上好课、带好班,如此而已。在一系列有趣的项目认领中,她接触到了学校管理。“做项目时,于校长鼓励我们‘像校长一样思考’。所以我开始琢磨,校长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呢?后来慢慢意识到,教育工作是有相同之处的,不论是办学还是教学,核心都是理顺关系、建立联系。”王盼盼说。
她把很多办学里的思路,都迁移进了教室里。于莉定期给老师们写“附小家书”,王盼盼就写“班级家书”;于莉倡导看见每个人、尊重每个人,王盼盼就试着发现每个学生的亮点,“让每个人都在聚光灯下成长”;于莉鼓励老师们读书,王盼盼就带着学生、家长共读……
“我逐渐意识到,管理和制度是学校的骨架,而爱与尊重、良好的教育关系,才是一所学校的血肉。对学校如此,对我的班级也是如此。”王盼盼说。
在一系列的项目、活动中,她从办一件事开始,学会办一类事,进而用这类方法反哺教育教学。这种“迁移工作法”让她受益匪浅,成为教学和管理双肩挑的年轻骨干,最可贵的是她自身永远朝气蓬勃,时刻自带感召身边人的一股真诚、向上的力量。
13年来,于莉的办学思路越发清晰:“好的学校不是把所有人都培养得高大、挺拔、一模一样,那是防护林、速生林,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我想要的教育生态。好学校应该像一片森林,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独立的、更好的自己。”
编织美好的教育生态系统
“孩子们,你们想要怎样的老师?”1996年,刚参加工作的于莉,忽然提了这么一个问题。
孩子们大感新奇,纷纷给老师画像:“要懂很多知识。”“要对我们很好!”“最好能跟我们交朋友!”“不能总是批评我们。”
于莉笑眯眯地一一记下,未来的岁月里,她真的生长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而孩子们也真的跟于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学生的每一封信、每一张明信片、每一个短视频于莉都珍藏着,她觉得孩子们最纯真的认可就是最无价的。
2011年于莉担任了校长,也会问每个人:“你想要一所怎样的学校?”有趣的是,她只问愿景,从不追问“你想为这样一所学校做些什么”。她谦虚地解释:“之前我没当过老师,就问问孩子们的愿望呗;现在也不是什么资深校长,就问问老师们的想法呗。”
2019年初到德州实验小学,于莉请青年教师田晓博负责年级教研。田晓博有点忐忑:“校长,我也不会当教研组长啊。”“那你心目中的教研组长应该干点啥?”“要为老师们提供学术支持,如果自身专业过硬,就更好了。”“太棒了,你就按这个方向干起来吧!”于是,田晓博“按这个方向”真的成了出色的骨干教师。
当我们把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于莉这些问题平和、朴素,不带目的性,也不为老师施加压力;却能唤醒每个人的美好愿景,进而激发所有人的内驱力。
于莉则像独具匠心的编织者,将一个个零散的愿望和动力联系、编织在一起,让一粒粒种子长成小草、大树,长成自己最好的样子,进而构成美好的教育生态系统。
并转发给更多人看哦~
因为微信公众号改革了推送机制
如果不常点开则会晚收到我们的推送
我们想产出更有价值的文章
请关注并星标“当代教育家传媒”
不再失联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