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or Nothing! 登山家林士懿攀上高峰仰望天空,激發生命最深層的原動力!

林士懿,台湾登山家,将齐柏林基金会所拍摄的《看见台湾》纪录片带上圣母峰基地,分享给来自世界各地、同样热爱山林的登山者,创下超过千人观影的纪录。图/赵豫中摄影

照看梦想的苗种,等待时机一举茁壮

每位登上圣母峰的人,都是从原点开始,一步一步朝向天空攀去。高中是天文社社员的林士懿已开始登山观星,爱上在深夜时钻出帐篷一阵冷冽空气扑面而来,独享苍穹下静夜星空的孤寂感。19 岁那年,他来到尼泊尔的安娜普娜大环线,首度看见庄严雪白的圣母峰矗立眼前,就此在心中埋下登上远方雪山的种子。

升上大学的林士懿加入水上救生的社团,也学习了绳索攀登和救援等相关技术,921 大地震时曾深入埔里协助救援。毕业后,曾经的热血青年前往中国工作,忙碌的生活使林士懿一时忘记登山的快乐,直到 2008 年再度参与汶川大地震救灾,结识一群喜爱登山的中国朋友,林士懿重拾兴趣,逐步挑战 5 至 7 千米的多座高海拔山峰,眼看下阶段该攻向 8 字头终极目标,此时生命带来甜蜜又重大的双重责任。成为人父的林士懿举家回到台湾,疫情期间也尽心照料病重的父亲,直到女儿长大、父亲病愈,林士懿心想:该出发了!有些事再不做就来不及了!

重视家庭的林士懿,先把生命中亲情的责任巩固好,再出发到梦想的圣母峰,直面 19 岁的自己曾许下的愿望。图/赵豫中摄影

过去圣母峰基地营每年都有由《Everest》纪录片导演大卫·布里薛斯(David Breashears)举办冰川摄影展,林士懿期待与导演见上一面,没想到导演已于今年初离世。遗憾之余,林士懿继承导演想对世人宣扬永续环保的理念,在基地营适应海拔的期间以打游击方式抱着投影机来到各国帐篷播放由齐柏林导演拍摄的《看见台湾》纪录片,达成「开设世界最高电影院」的非凡创举。接下来,一场面对自我极限的硬仗才要正式登场。

无人知晓的内在对话,不怕慢只怕裹足不前

在圣母峰稀薄空气中,生死的界线变得淡薄,细数在八千米以上高空面临的三大生命关头,林士懿仍历历在目,深夜从南坳出发,在刺骨寒风中经过极为困难的冰岩混合地形,好不容易通过 8400m 的阳台(The Balcony),却发现自己的面罩出现故障,吸不到氧气,心中浮现「我要死在这里了」的瞬间;在恶名昭彰的希拉瑞台阶(Hillary Step)不得不做出脱下坏掉的雪镜、换戴隐形眼镜的生死交关举动;在陡峭的黄带(Yellow Band)冰坡目睹队友滑落近 10 米高度,即使自认高山攀登经验足够的他也忍不住胆战心惊,「我一直告诉自己慢慢走,因为害怕也没用,即使每一步的步伐很小,也要往前走下去。」

在壮阔圣母峰上攀爬的人类大小如蝼蚁,在生死交关之际,林士懿为自己打气:只要不停下来,每踏出一小步就离峰顶更近一些。图/赵豫中摄影

终于站上标高 8848.86 米的顶峰,林士懿并没有想像中的激动,反而感到一种平静和满足。去年正是人类成功登顶圣母峰 70 周年,这段岁月中有数百位勇敢犯难的前人把身驱奉献给神圣的山脉,「这些人或许失去了生命,但留下大无畏的精神,给后人愿意突破自我的勇气。」林士懿形容登高山的人都有「向死而生」的特质,「我们都知道攀登圣母峰是与死神的赌注,但还是会毅然而然往前迈进!人终有一天会死。我希望每天早晨醒来,都知道自己正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光是这个念头就能让自己精神百倍。」林士懿的眼神再度燃起挑战的火光。

自圣母峰回到城市生活,林士懿发现自己心态越来越开阔,因为面对生死都曾如此淡然,人生很多事不需要纠结太深。图/赵豫中摄影

Gogoro Pulse 强大科技创新设计,潇洒掌握速度的自由

林士懿回忆人生第一台存钱买的机车是档车,曾一夜从台北骑到台东,莫名搭上前往绿岛小船的疯狂往事,也曾创下 3 天环岛的强大纪录;但长期茹素的他越来越在意交通方式是否也符合永续原则,现在的他常搭乘大众交通工具、骑乘共享单车或共享机车 GoShare ,他喜欢电动机车不制造噪音与排放废气的优点,尤其赞赏 GoShare 限速每小时 50 公里的安全设定,而 Gogoro Pulse 也具备定速巡航功能,「骑机车让我感觉很自由,可以用刚刚好的速度观察周边环境前进,也可以随时停下来,看看路边有什么新鲜事正在发生。」

Gogoro Pulse 可透过在 Apple 钱包中加入数位钥匙, iPhone 直接化身 Gogoro 机车钥匙,轻触车身即可解锁出发,让林士懿重温说走就走的自由。图/赵豫中摄影

这回林士懿首度握上 Gogoro Pulse 把手,将地表扬起一阵风沙疾驰前进,而 Gogoro Pulse 以风切动力学设计的概念 ,也是登山家在意人与环境如何协调的重点,「因为高山气候随时变化,通常我们会用不同姿势或技巧来避开大风。」今天的拍摄场地旁,几座巨大的风力发电扇旋转不止, 骑着 Gogoro Pulse 的林士懿丝毫未受风阻侵袭,「车身的棱角多了导流孔洞去吸收风阻,骑起来相当流畅。」这份迎风骑车的自由,生活与机车无法分割的台湾人皆了然于胸。

以风切动力学雕琢出的流畅车身,除去不必要的车身锐角,使 Gogoro Pulse 以流体力学最佳化结构破风而行,颠覆过往机车设计思维。图/赵豫中摄影

林士懿的活动领域多半在北北基桃,Gogoro Pulse 为他串连都会直达山林的道路,阳明山、军舰岩、圆山步道、四兽山、金瓜石九份一代的古道等处,仿佛穿梭自家后院般熟悉。在不同路况上,Gogoro Pulse 的加速与转弯性能让他感到灵活稳定,仿佛重回年轻时骑档车疾驰滨海公路的快感,如今 Gogoro Pulse 一改人们对电动机车的都会型印象,成为能陪伴林士懿再一次任性出发的热血伙伴。「从背后欣赏 Gogoro Pulse,我发现车尾灯的菱形轮廓带有科技结合时尚的未来感,真的很不错。」拍摄结束后停妥车,林士懿带着赞许的眼神说道。

Gogoro Pulse 头灯以独家照明科技整合 13 颗独立 LED 单元与导光镜,搭配主动弯道辅助灯,不错过道路上任何死角,为勇敢骑向未知之境的人们照亮前行之路。图/赵豫中摄影

先行者不忘提携后进,同享美梦成真的光荣

林士懿另一个身份是森林疗愈讲师,曾引领过学童、青壮年、银发长辈走入森林,看见人们在大自然包围中慢慢找到身心舒服的健康状态,对他而言跟登上高山一样有成就感,「随着年龄增长,我感到社会责任增加,常在思考可以如何兼顾助人、照顾家庭和自我实现的平衡。」

Gogoro Pulse 拥有汽车等级的 10.25 吋「全景高解析触控萤幕」,创下全台机车纪录,还能自订续航、泥地、都会、长途 、赛道、自订等多种骑乘模式,伴林士懿自在穿梭都会与林道之间。图/赵豫中摄影

他还想完成探险家必做的 *7+2 清单、到日本考滑雪教练执照、去中国挑战*未攀山;但一切都先摆在正在进行式的「把世界带到台湾来」计划之后,「我准备和齐柏林基金会合作,筹办一场以环保和冰川相关的影像多媒体展,届时会有世界各地的摄影师和艺术家的作品,预计搭配巡回讲座等活动,希望将永续的观念推广到全台湾。」另一项「八千米计划」亦在筹备中,「我以前觉得身边先登上圣母峰的朋友,看起来就像普通人,让我心生『自己也做得到』的勇气。从圣母峰下来后,我仍是一位普通人,希望能尽一己之力帮助他人实现梦想。」身为台湾登上圣母峰的先行者,林士懿回过头、伸出手,集二十余年登山经验把心怀共同理想的人带上高峰,正如 Gogoro Pulse 作为品牌凝聚 10 年大成之作,亦将陪伴骑士前往梦想彼方,找到值得赌上生命奋战到底的价值。

林士懿笑称像他这样的人总是想找些什么来做,他愿意持续挑战他人未曾做过的事,把经验传承给更多有志一同的人。图/赵豫中摄影

走在前面,看见属于自己的机会,立即了解 Gogoro Pulse:https://letsgogo.ro/3TuD9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