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与大宗商品行业深度研究:华光如梦,大宗商品潜力几何(上篇)(国海证券研报)
每经AI快讯,2024年1月19日,国海证券发布研报点评钢铁与大宗商品行业。
投资要点:
光伏行业以高度全球化的模式发展,其产业核心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转向新兴经济体。
1954-2000年:美、日交替主导光伏产业发展,应用场景从卫星供电逐渐切换至户用电源供电。石油危机成为太阳能应用转变的导火索,全球光伏产业初露雏形。
2000-2012年:欧洲接棒引领全球光伏发展,2004-2012年欧洲光伏高速增长。德、日能源发展路径的转变导致光伏需求中心从日本转移到德国。得益于德国政府引入覆盖成本的上网电价系统,并取消之前对政策支持的增长上限,2004-2008年德国光伏装机高速增长。德国部署规模扩大和成本下降的速度远超市场预期,其发展理念及模式先进,刺激其他国家通过类似的政策扶持光伏产业的发展,全球太阳能市场初具规模。2008-2012年由于金融风险事件而导致欧洲财政收紧,补贴政策发生转向,欧洲历经了两次抢装潮。除了政策变化,光伏装机指数级增长还得益于组件价格骤降。
2013-2022年:中国光伏产业突飞猛进,制造、应用规模全球第一。海外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欧美“双反”政策的执行,以及中国自身规模庞大的光伏产业,在中国引发了重要的政策反馈。2013年起,有关支持光伏应用市场的政策密集出台,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内光伏市场需求增加,光伏制造业长期严重依赖出口的现象逐步改善。在国内光伏装机如火如荼之际,电力消纳不足、补贴的可持续性等问题成为制约光伏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18年的“531”政策成转折点,地面光伏电站新增投资接近停滞,产业迎来新一轮洗牌。在此背景下,平价入网和达成“双碳”目标成为中国光伏产业焕发新生机的重要途径。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倒逼技术不断创新,光伏发电转换效率不断提升,从而摊低光伏发电单位成本。收益率的提高促进光伏装机屡创新高。
全球装机热度不减,谱写光伏发展新篇章。1)中国:平价时代光伏装机度电成本不断下探,硅片趋向大型化、薄片化,N型电池接棒P型电池成为主流,技术迭新为光伏装机提供原动力。政策端依旧积极引导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着力改善风、光消纳瓶颈。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并网消纳能力,我们预计2023-2026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分别为202/210/225/240GW,同比分别增长131.2%/3.9%/7.1%/6.7%,高装机需求基数下,后期增速较2023年放缓。2)海外:光伏装机热度依旧,增量空间仍有潜力,贸易摩擦成主要阻力来源。我们预计2022-2026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分别为232/401/449/527/584GW,复合增速达26.0%。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光伏新增装机并网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历史比较研究的局限性;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测算偏差风险;国内国际市场不可完全对比。
(来源:慧博投研)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 曾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