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产中大陷上亿元铜产品“丢失”疑云 企业进口大宗商品如何避险
价值上亿的进口铜产品丢失风波后,物产中大(600704.SH)6月14日股价下跌,收4.48元/股,跌1.97%。
物产中大6月13日曾就铜产品丢失事件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正在向下属公司核实。6月14日盘前,公司紧急就该事件公告称,公司正在向控股子公司物产中大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控股78.18%)进一步核实情况;事项涉及公司金额约1.1亿元人民币,对公司后续经营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金属贸易中产品丢失的现象并不算频繁,但也并非完全罕见。例如2022年即发生过总价值60亿元的秦皇岛铜精矿事件。”东证衍生品研究院产业咨询高级分析师吴奇翀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如果核实后确认“丢失”了,那么不排除该事件是诈骗行为,俄罗斯铜厂可能利用虚假的物流单据和仓单来掩盖真实货物的情况,这个事件涉及多重因素和复杂的国际贸易链条。
吴奇翀认为,企业在进口金属等大宗产品时,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潜在的高风险,需要动态监控供货商的经营和信用状况,并且在合同管理和新兴贸易商管理上采取谨慎态度,以保障企业利益和避免潜在风险。
浙江国企1.1亿元铜产品“丢失”疑云
6月13日,有媒体报道称物产中大丢失了一批从俄罗斯购买的铜产品,价值2000万美元。贝壳财经记者于6月13日联系物产中大,公司方面表示正在向下属公司核实。
就进口铜产品丢失,物产中大6月14日盘前进一步披露称,正在向控股子公司物产中大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核实情况。后者由物产中大控股78.18%。
“公司具有完善的内控制度,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贸易业务相关风险,保障公司在国际贸易中合法合规运营。”物产中大表示,上述事项涉及公司金额约1.1亿元人民币,占公司归母净利润较小,对公司后续经营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浙江省属特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物产中大前身为1954年成立的浙江省物资局,1996年改制为集团公司,2007年与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并,2016年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实现整体上市。自2011年起,物产中大连续13年入围世界500强,2023年排名第138位。
2023年物产中大实现营业收入5801.61亿元,同比微增;归母净利润36.17亿元,同比下降7.85%。
物产中大将自身业务概括为“一体两翼”,“一体”即指大宗商品配置的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是公司的营收与利润支柱,“两翼”指金融服务与高端制造。从公司业务结构来看,物产中大进口铜既可能是作为大宗商品进行交割,也可能是作为高端制造板块电线电缆产品的原材料。
在铜资源领域,我国的供需不平衡较为明显。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球已探明铜矿资源储量10亿吨,主要分布在智利、澳大利亚、秘鲁、俄罗斯、刚果(金)等国家,五大资源国控制了全球约57%的铜矿资源量。中国储量4100万吨,仅占全球4%,却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约占全球消费量的一半。
吴奇翀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如果公司核实后确认“丢失”了,那么不排除该事件是诈骗行为,俄罗斯铜厂可能利用虚假的物流单据和仓单来掩盖真实货物的情况,同时也暴露出物产中大企业内部管理和操作存在薄弱点。
此外吴奇翀表示,国际贸易本身就存在特殊风险,地缘政治和法律差异会导致跨国交易风险,各国的法律和监管环境不同,使得追责和追讨损失变得复杂,俄罗斯和中国的法律体系和执行力可能存在差异,增加了追责难度,同时信息也存在不对称,使得买方容易受到卖方的欺骗,尤其是在涉及大量金钱和复杂物流的情况。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尤其是涉及俄罗斯的交易可能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使得追讨和法律援助变得更加复杂。
铜为何会“丢失”?大宗商品贸易如何避险
铜产品何以丢失?在大宗商品领域,类似案件是否常见?
吴奇翀告诉贝壳财经记者,金属贸易中产品丢失的现象并不算频繁,但也并非完全罕见。由于金属贸易涉及高价值商品,其供应链和物流环节复杂,偶尔会发生产品丢失或欺诈事件。例如2011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融资诈骗事件、2022年铝锭重复质押事件、2022年秦皇岛铜精矿事件、2023年托克镍交易“系统性欺诈”事件等。
发生在2022年的秦皇岛铜精矿事件“主角”同样是铜。负责港口实际作业的秦港股份(601326.SH)其时公告披露称,2022年8月1日前后,13家货主总价值60亿元的30万吨铜精矿被第三方刘宇无单运走,公安机关已对该事件进行立案调查。秦港股份2023年年报就该案件进展显示,相关案件均尚未开庭审理。
之所以出现进口商品“丢失”,核心因素或仍是大宗商品的价格涨跌。
而铜价亦在近期出现过明显波动。5月中下旬,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铜期货价格迎来一波快速上涨。国内有色金属龙头洛阳钼业(603993.SH)旗下从事金属贸易业务的全资子公司IXM亦被卷入,遭遇逼空。
吴奇翀认为,企业在进口金属等大宗产品时,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潜在的高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保障措施,以确保交易安全和顺利进行。在与供货商建立合作关系之前,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包括实地考察和详细了解其背景、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确保供货商具有稳定的资金和可靠的生产能力,并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资信复查和随访,了解其经营状况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