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习会签2535亿美元合作 商研院:大量美企与产品将进军中国
▲商研院政策所所长黄兆仁(左1)指出,川普这次的北京行有打开中国式经贸「保护主义」与市场「非关税障碍」的味道。(图/资料照)记者林昱均/台北报导中美企业家对话会今(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回川习会晤中美经贸合作的金额达到2535亿美元,也破中美经贸合作纪录,更刷新了世界经贸合作史上的新纪录。对此商研院政策所所长黄兆仁则表示,川普的北京行有打开中国式经贸「保护主义」与市场「非关税障碍」的味道,未来美国更多的企业与产品也会进入中国市场。
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资料,2016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为3470亿美元,占美国贸易逆差总额的47%;到了今年的上半年计算,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为1706.7亿美元,又比去年增长6.1%。外界认为,川习会上的「中美经贸合作」,除了美国企图改善长久以来中美不对等的贸易失衡关系,也是为了今年4月海湖庄园上,中美经济合作未完成的「百日计划」。
为实践川普总统「公平贸易」需求,黄兆仁表示,美国政府应该已准备一长串的经济与贸易清单要求中国政府短期实现买单,要求对美国农业与服务业开放,扩大与加速美国农业产品与金融服务业进入中国市场,品项则可能有牛肉、机改农产品、金融保险业、信评金融服务业等。
其次黄兆仁也指出,「川习会」在经贸议题会聚焦在市场开放、智财保护与规范、能源与航太产品采购、与中国大陆持续对美投资的问题。双边长期争议题则有人民币汇率问题、钢铁产品对美倾销、汽车零件对中国市场销售、及高科技产品对美侵权等经贸结构性问题。
黄兆仁分析,对川普而言,此次北京行有打开中国式经贸「保护主义」与市场「非关税障碍」的味道,使美国更多的企业与产品行以进入市场。他也认为,对中国而言,北京也势必要准备一些经贸伴手礼给川普总统带回美国,以可向美国人民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