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公局打通22处国道瓶颈路段 通过车流最多提升54%

▲高公局改善国道壅塞路段。(图/高公局提供)

记者李姿慧/台北报导

为改善瓶颈路段塞车,提升国道容量并纾解出口车流,高公局今年完成22处壅塞路段改善,且针对国1双向东湖-内湖、圆山北出至滨江北出、国3雾峰系统南出匝道等7处路段办理新增车道,改善后可提速最多30公里外,通过车流也提升54%,减少回堵。

国道交通量每年平均成长约2%,部分路段受到尖峰时段容量不足、出口回堵、车流交织频繁等影响导致壅塞。高速公路局除持续实施交通管理措施,今(113)年已完成22处壅塞路段短期改善措施,其中7处匝道新增车道。

高公局交管组科长张耿宗说明,匝道新增车道部分,国1北向内湖-东湖已于113年11月14日完成、南向东湖-内湖于113年12月15日完成,改善后北向主线车速提升每小时20~30公里、南向主线车速提升每小时25公里。另国3雾峰系统南出匝道于113年6月28日完成,改善后匝道尖峰通过量提升54%且回堵情形已完全改善。

▲高公局交管组科长张耿宗。(图/记者李姿慧摄)

此外,高公局也已陆续完成国1北向东湖-汐止系统、后里北出、北向仁德服务区-仁德系统及国3南向三莺-莺歌系统等13处路段车道调整。

其中国1北向仁德服务区-仁德系统于113年8月14日完成1个辅助车道增设,改善后主线交通量提升2.8%、车速提升9.8%。另为因应尖峰车潮,高公局亦针对国1北向大湾-台南系统及国10东向燕巢-燕巢系统等2处路段实施或延长开放路肩措施。

▲高公局改善国道壅塞路段。(图/高公局提供)

张耿宗表示,经观察,短期改善措施完成后均有助于减缓尖峰时段国道瓶颈路段壅塞状况。后续高公局除持续监控路段车流状况并滚动检讨及研议可行之短工期、低成本改善作为外,亦将持续推动中长期改善措施。

张耿宗进一步说明,中长期改善包括国1五堵至汐止交流道路段拓宽工程、台北及圆山交流道改善工程、杨梅至头份拓宽工程、后里至大雅路段拓宽工程及国道7号建设计划等,提高国道整体行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