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垮日本最強首相的陰謀?《洛克希德事件》秘密檔案

洛克希德事件是二战之后情况最糟的跨国收贿疑案。从昭和到平成、甚至到今日的令和时代,仍旧无法究明真相。 图/美联社、《洛克希德事件》

▌本文为《《洛克希德事件:秘密档案中的美日安保黑幕》》(凌宇,2023)书摘

——立花隆《地下将军 田中角荣的谋策 洛克希德审判旁听记2》)

▌厘清美国厌恶田中角荣的真实理由

田中角荣在日本人的心中留下了强烈的记忆。他在洛克希德事件中遭逮捕、起诉,于一审与二审中被处以徒刑并因此结束了政治生命,之后病倒、离世。

但,此事件仍旧留下悬而未决的重大疑点。

当时几乎所有日本人都认为田中竟然在首相任内犯下此等罪行,实属恶行重大。但他最大的罪恶并非此事,且该罪行一直未曾被问罪。

对田中提起公诉的直接相关证据,由美国司法部转交东京地检特搜部,让他接受了法律的制裁,然而美方却未能提供证明他重大罪行的证据。恐怕美方终究隐匿了该笔证据。

此事件乃二战之后情况最糟的跨国收贿疑案。从昭和到平成、甚至到今日的令和时代,仍旧无法究明真相,笔者切身感受到或许事实将被永久埋藏于历史中。

田中角荣被逮捕四十年后的二○一六年,有关田中的书籍、报导或电视节目仍不绝如缕,形成一股田中风潮。包括他过往政敌之一的石原慎太郎所撰写之小说《天才》(幻冬社),或NHK的特别纪录片等,此事也成了各种纪录型节目的话题。

其中,朝日新闻编辑委员奥山俊宏撰写的《解密 洛克希德事件》(岩波书店),尝试重新采访与资料搜集,系统地审视美国公开的档案。

该书出版之际让我备感惶恐。

奥山发掘出洛克希德事件的美国相关机密档案,自二○一○年起于朝日新闻上数度撰写独家报导,也集结整理出与该书相同标题的特别报导专题。

老实说在他的前导之下,我也自二○○五年起,针对相同主题展开采访与资料搜集,取得了大量的相关文件,其中也包含了由奥山先行报导的一些文档,然而我的采访尚未全部完成,若他先行出版,则我至今为止长年的追踪势必将功亏一篑,故而感到惶恐。

而一如预料,他的书还是率先出版了。他也亲切地赠书予我,然而在慌忙阅读后,我意外地发现自己之前的忧虑仅是杞人忧天。

他搜罗美国公文档案的意义非常重大,但针对许多未解谜团依旧没有给出解答。该书副标题的设问「美国为何厌恶田中角荣」,仍未被阐明,徒留疑问。

奥山写道:「季辛吉并非因为政策的缘故,而是从人格上认定田中宛如蛇蝎令人厌恶,从这层意义来看,可以说田中踩了美国这头『老虎的尾巴』。」然而真相并非如此。

美国厌恶田中的理由,将由本书率先揭露。

洛克希德事件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田中任职首相时的美日关系,第二阶段是事件爆发后从搜证至审判的经过。至今为止,并无任何著作详尽阐明此二阶段间的重大因果关系。透过厘清此间的因果,才得以首次窥见事件的原委。

本书将采取倒叙的方式,在第一部中详细说明事件的经过,第二部中厘清田中首相与美国的关系,第三部则详述他的「重大罪行」。透过这样的书写将事件如历史故事般建构起来,并引用大量的新证据。

1973年11月1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季辛吉(左),与田中角荣会面。 图/美联社

▌逐一追查「田中档案」(Tanaka文书)的内容

相较于渐次出版的类似书籍,本书的付梓可谓大幅落后,即便如此仍旧坚持出版拙着,其理由在于笔者相信能为洛克希德事件刻画出新的历史解读。

解析本事件的最大障碍在于此事乃「肇因于美国」。追查此事件者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困境,那便是如果不能从美国政府取得搜查资料,便无法推动对事件的理解。

所谓的搜查资料,指的是全数超过五万二千页、由洛克希德公司保管的机密文件。最终能取得者,仅是东京地检特搜部持有的其中二千八百六十页而已。

本书采取的手法是,细心且逐一地追查该些文件历经何种复杂的管道与权力连动,借此厘清真相。决定田中命运的这些文件,究竟透过何种过程才送抵东京地检特搜部?

文件之中确实有部分文书记有「Tanaka」甚至「PM」(Prime Minister,即首相之英文略记)字样。领导特搜部搜查的堀田力也承认这点。

而这些文件也被活用于逮捕、起诉、审判田中本人,丸红与全日空二公司的首脑。

图/维基共享

1977年1月27日,田中角荣因洛克希德案出庭。 图/美联社

▌重大恶行的真身

然而,对比于此,美国却阻止公开田中相关文件中「重大恶行」的部分。

但即便逃脱「重大恶行」的起诉,在三年后爆发的「道格拉斯.格鲁曼丑闻」(Douglas-Grumman Scandal)等事件的追查中,仍使真相浮出水面。

真相中牵扯到的究竟有哪些人?

日本方面,一群令人厌恶的人开始浮现。那就是在二战前、二战中竭力推动军国主义,战争一结束即以「战犯嫌疑人」的身分,被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简称GHQ)逮捕、关进巢鸭拘留所,但却免于被起诉并获得释放的「绅士们」。

在美国背后,有一群暗中操控,让他们得以生还并再度登上社会舞台的「白手套」(fixer)。他们背后的势力,则控制着由美国国防部与军事工业形成的军事工业复合体(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因为东西冷战白热化,美国将日本视为「反共堡垒」,并且为了促成日本经济繁荣,而让这些原战犯嫌疑人重新在社会上活跃。

另外又为了强化美日安全保障体制,美国从一九五○年代以后便促使自卫队购入高价的的美制武器、装备,而让这种美日「利益」地下分配网络曝光的,正是道格拉斯.格鲁曼丑闻、洛克希德事件。

事件的主角就是盘据在日美安保关系骨干中的一票人脉,若认定他们罪大恶极并进行起诉,等于就是在摇撼整个安保体制。

使事件曝光的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跨国企业小组委员会(Subcommittee o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Senat,丘奇小组委员会)首席顾问杰罗姆.李文森(Jerome I. Levinson),曾告诉笔者:「因为牵扯到情报局的范畴,丘奇小组委员会的调查也因而告终。」这段证词完全说明了调查为何无力切入美日安保关系的机密部分。

「重大恶行」集团除了美国的军事工业复合体外,也包含了中央情报局(CIA,简称中情局);日本早先的战犯嫌疑人们成为中情局的帮手,于暗地里活跃。

▌阴谋论的真伪

本书的出版绝非为了介绍新的阴谋论,而是要尝试记录围绕着洛克希德事件的整体美日关系历史。只是,今日更具影响力的仍是阴谋论,毕竟此事件仍遗留着重大的疑点,因此很容易遭阴谋论渗透。

为此,本书也彻底调查了至今为止仍在流传的阴谋假说并究其真伪,透过举出实际证据以厘清事实。

主要的阴谋论有如下五种:

▲阴谋论1「误送说」:洛克希德公司的文件因为配送错误,送到最初曝光此事的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跨国企业小组委员会办公室,因此导致事件爆发。

▲阴谋论2「尼克森的阴谋」:美国总统尼克森要求田中购买洛克希德制客机L1011三星(TriStar),田中则中计上钩。

▲阴谋论3「三木的阴谋」:三木武夫首相强行把事件追究到政敌田中角荣前首相头上。

▲阴谋论4「资源外交说」:日本为了确保自身的资源供给管道,田中展开积极的「资源外交」,却因此踩了美国的老虎尾巴。

▲阴谋论5「季辛吉的阴谋」:田中角荣的亲信前国土厅长官石井一,基于传闻写于自己的著作中。

其中阴谋1与阴谋4流传最广,接受度最高。

日本最先报导阴谋论1的就是《每日新闻》。在二○一二年以文库本出版的《每日新闻社会部》(河出书房新社)中,该报前社会新闻部长写道,「洛克希德事件中似乎充斥着美国的谋略,不可能是普通的收贿案件」,强调难以查清「谋略」的真相。

阴谋论4则是由田原总一朗的著作《踩踏美国虎尾的田中角荣》(《中央公论》,一九七六年七月号)引燃谣言,政治学者新川敏光更主张,无论哪个阴谋论,皆起源于「田原总一朗的《踩踏美国虎尾的田中角荣》一书」。

无论哪个阴谋论,乍看之下都颇具说服力,问题出在任何一个假说都无法举证确认「阴谋的首谋者」如何涉足调查,最终致使田中遭到逮捕。

关于阴谋论的真伪,将在正文中依次阐明。

1973年田中角荣富美国白宫访问,与时任总统尼克森会面。 图/美联社

《洛克希德事件:秘密档案中的美日安保黑幕》

作者: 春名干男

译者: 黄耀进

出版社:凌宇

出版日期:2023/05/03

内容简介:把握住败战后的混乱时局,没有家世及学历的田中角荣借着亲民作风及高超政治手腕,迅速累积庞大金脉与人脉,不仅成为派系领袖,更登上权力颠峰,被称为「最强的首相」。他任内大刀阔斧,对内打算「改造列岛」,对外则凭「自主外交」推动日中建交,声势如日中天,但最后却因他惯用的「金权政治」而结束短暂的执政生涯。田中下台后仍以「地下将军」之姿操纵政局,未料竟因洛克希德一案,沦为史上首位被起诉的前首相,更葬送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半世纪过去,各种阴谋论围绕这件首相犯罪案而生,有人认定田中是绝无仅有的「巨恶」,却也有人相信他是阴谋下的代罪羔羊。本书试图指出究竟是何方神圣击溃田中角荣,透过细心检验有关此案的阴谋论,从档案中揭开田中被捕的真正原因,甚至大胆推测,搞垮最强首相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掩盖美日安保体制背后盘根错节的「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