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特洛夫事件」 阴谋论60年 可能已有简单答案

「佳特洛夫事件」的搜救情况。(图/苏联官方照片)

1959年1月,苏联9名年轻旅行者(7男2女)在乌拉山脉健行,他们爬的是1座海拔1097公尺的「死亡之山」,当天很冷,气温降零下25度,因此9人搭起帐篷休息,然而,他们却惨死在当地,而且死状诡异,被称为「佳特洛夫事件」( Dyatlov Pass incident)。60多年来,关于这起山难,有各种阴谋论在解释,甚至还被拍成悬疑惊悚片。不过科学家不信怪力乱神,他们认为事件的真相可能相当简单,就是雪崩

生活科学(Live Science)报导,事件之所以离奇,在于这9名男女都死在帐篷之外,这不符合避寒登山者常识。事实上调查人员花了将近1个月的时间,才找齐9名遗体的位署,有人只穿着袜子和长内裤,有人衣服只穿了一半;有些人的骨头骨折,头骨破裂;而他们的帐篷半埋在雪地里,很像是他们突然离开帐篷,却死在帐逢之外。

另外,有几具遗体被找到时已残缺,虽然骇人,但是这一部分却是最容易解答的,仅因遗体发现的太晚,遭到山区里的肉食野生动物啃食。

「佳特洛夫事件」中,帐篷是挖去坡角扎营。(图/live science)

总之,当年苏联警方的初步调查,结论是「9名登山队员的罹难,属于合理的自然力量事件,死因是冻死。」,由于详情语焉不详,无法对外释疑,成为俄罗斯持续最持久的阴谋论事件之一。

说明一下, Dyatlov这个字是登山队领队的意思,因此该事件广泛被称为「佳特洛夫事件」。

在苏联解体后,「佳特洛夫事件」也引起西方世界的兴趣,自从1990年代以来,出现了各种「专家」对其进行解释,从外星人阴谋、到神秘的「雪人」攻击,也有人说是苏联的火箭试射间接造成。

如今,1月28日发表在《自然》杂志通讯地球与环境》上的文章,提供了最平庸的解释:「在不寻常的条件下引发的一次小雪崩」,旅行者们在熟睡时受到雪崩的冲击,有些悻存者逃离帐篷,结果冻死在外。

论文作者是洛桑瑞士联邦理工学院-雪与雪崩模拟实验室负责人约翰·高姆(Johan Gaume),他说:「我们没说彻底揭开佳特洛夫事件之谜,事实上,由于没有人幸存,所以事件不会有最明确的答案。但是我们首度证明了雪崩假说的理性。」

其实,雪崩假说也不是新的看法,早在2019年,俄罗斯联邦的2项调查结论也是雪崩。之所以未被大众广泛接受,是因为扎营的地方山势很平缓,实在不像会发生雪崩的地方。

高姆说:「缓坡雪崩理论,长期以来受到各种反驳。第1,当登山队失踪26天后,救援人员到达营地时,并没有看到雪崩的迹象。第2,他们扎营的斜坡坡度小于30度,长期以来都认为,小于30度的缓坡是不会雪崩的。第3,有证据表明,旅行者是半夜逃离了帐篷,因此如果发生雪崩,是在他们逃离之后数小时才触发的。当时旅行者在扎营时,切入斜坡以做出一个水平的扎营区。研究人员写道,帐篷下方的平面和旁边的雪墙,是当时是一种普遍做法。第4,一些死者身上的伤,是头部胸部压迫伤,这不像雪崩造成。」

瑞士苏黎世大学-岩石与土地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员亚历山大·普兹林(Alexander Puzrin)表示,他们研究了「佳特洛夫事件」发生时的官方记录,以重建登山队最有可能面临的环境条件,然后使用模拟测试,在这些条件下,是否可能发生了缓坡型雪崩,他们的答案是:确实可能。

研究人员发现,扎营地点所在的斜坡角度,实际上比以前报告所呈现的要陡一些。测得的倾斜角为28度,这已相当接近「最缓雪崩角度-30度」了,而且因为搜救单位抵达时,已经是事发后几周了,接连的积雪,已经改变了当地的坡度,使斜坡看起来更平缓,同时也覆盖了雪崩的痕迹

此外,虽然「最缓雪崩角度是30度」,被认为是准确的,但这绝不是一个硬性规定。其实有证据表明,雪崩也会发生在更缓的斜坡,甚至坡度小于15度也可能发生,要是雪的颗粒更细,比如一种称为「糖粉雪」(一种粒状结晶冰),因此颗粒非常小,会增加雪崩的风险。因此「糖粉雪」洒在28度的环境时,雪崩并不罕见。

另一个重点就是扎营的方法,就如前几段提到的,登山队为了睡的平坦,他们挖去了积雪,使其变成一个平面,因此紧临着一堵垂直的雪墙,一但雪墙崩场,是相当沉重的积雪压在柔软的帐逢上,这绝对有可能压伤肋骨和头骨。

研究人员表示,动态雪崩模拟表明,即使是相对较小的坡度发生的雪崩,也可能导致严重但非致命的胸部和颅骨受伤。

小组继续推论:他们休息到半夜时发生雪崩,积雪几乎把帐篷给夷平了,有些人身受重伤无力逃出,没受伤的试着离开帐篷,他们救援被埋住的同伴,并试图在户外过夜。很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能够找到可以保暖的其他替代地方,导致未能熬过这一晚。

研究团队总结说,「佳特洛夫事件」谜团还有许多可以深究的地方的方方面面,雪崩说至少提供了较科学的说法,虽然绝对不如外星人或超自然来的那么吸引人。比较符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