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 「台灣之光」和「政壇玩具」

今年是日本新干线六十岁。全球追求减碳下,高铁成为各国进不进得了「净零俱乐部」的门票,高铁始祖新干线当然要大展身手卖票。面对中国高铁以低价取胜,新干线必须另谋对策,日本本土以外唯一的新干线:「台湾高铁」,就成为最要紧的行销橱窗。

庆祝新干线六十周年研讨会在上周四康芮台风登陆时举行,两百位各国人士风雨相会,共同回顾台湾最大公共工程的始末,别有一番感受。

台湾高铁一九九九年动工,五一○○亿元建设,五年完成,充分展现民间的工程效率,也是当时全球最大最有口碑的BOT案。台湾之光也因此多添一笔。

营运初期,转乘不完备,运量成长慢,再加上贷款利息负担高,财务吃紧。政府协助财务改革,配合展延营运特许期,也因而取得公司营运主导。从此台湾高铁建设徒有BOT之名,合约已经不敌行政督导。

当政府单方面主导高铁公司,会发生那些事情?

最先看到的是漠视票价调整机制。合约要求每两年公司要提报营运费率,作为是否调整票价的参考。通车十七年来,除了二○一五年配合财改,有短暂调升又回降,彰显政府照顾乘客的戏码外,没有认真检讨过营运最重要收入的合理性。票价冻结,公司只能挤压成本度日,无从规画中长期的财务策略。近几年搭高铁常挤到不舒服,车队没能及时扩充,都肇因于政府完全忽视营运需求和成长的准备。

其次,我们看见政府开始把高铁路线当作土地发展的提款机,成为中央照顾地方的政治大玩具,人人有份。高铁延伸乃至环岛路线不需要评估,喊口号就成。

国人享受BOT美名,政府并不在乎该特许合约,小看营运的重要性,用永不调整票价照顾大众,又用随处设站回馈地方。

这种态度,严肃看待,也是一种政策方向:把高铁当作公共运输,视其为社会福利的一环(例如商务舱还给银发族半价!)。

然而,政府真的要把高铁转向,要把高铁当台铁?把疫后高铁运量一枝独秀,当作讨好民意的良机?难道今后四十年,高铁依约移转回给交通部前,政府都任凭「照顾」作为台湾高铁营运的指导方针吗?

高铁投资巨大,影响和成效有高度排挤性,是建设的投机也是营运的赌注。除了专制国家炫耀工程成就外,全球高铁建设多数不敢赌博性蛮干,一定在规画时结合商业机会,执行时仰赖民间活力,来推动这样的巨型投资。

优秀的高铁用品质赚钱,也可以藉协营转乘系统和灵活票务扩大服务乘客,不见得只有冻结票价这一招。个中灵活和效率只能期望民间经营,不会是「台铁」,不会是(藏镜人甲方)交通部做得来。

甲方不遵守合约商议争端,甲方单方面扩大乙方责任,这些不合普世商业精神的作为,放在新干线橱窗要向外行销的,是台湾「政府」之光荣,还是台湾「高铁」之无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