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力避毕业论文沦为“学术垃圾”

□刘梅(重庆大学)

“应试教育”在1989年出版的《教育管理辞典》中,被定义为“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际存在的一种以提高升学率为目的、围绕‘应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然而现如今,应试教育却已经蔓延到了高等教育阶段,衍变为了一种以提高学历为目的,围绕“毕业”而展开的“应试主义”,具体表现则为高校的应检毕业论文。

“应试主义”,在考试层面则是答题技巧,而在论文层面则体现为应检通过技巧。一些博士生导师表示,“现在有的硕士生、博士生写论文,并不认真接受导师的指导,而是研究如何让论文更容易通过查重、盲审与抽检。他们热衷于制作花里胡哨的图表,搞模型,在形式上把论文弄得很好看,而如果细看论文,并没有什么创新观点。”实践也证明,这些论文确实也更容易获得通过。然而这种追求形式胜过内容的学术创作,早已背离了论文写作的初衷。

首先要明确的是,形式与内容,不应本末倒置。不论是考试,还是论文,所谓的“应试技巧”都应该仅仅是起到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是次要,而非主要。在论文中体现出的也是各种形式要素,如格式规范要求,其目的是为了让本人包括读者能够更加明晰文章的逻辑思路,更方便写作和阅读。正所谓“论文”,“论”和“文”才是最关键的,论证方式和文本研究内容才应该是一篇合格的论文所应该看重的。要知道,评判一篇优秀的论文的标准,看得不是形式是否花哨,而是看论据是否充分、对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或专题部分分析是否深入、有无独立见解、是否能很好运用所学理论和现场提供的资料解决设计中的问题……

其次,这种应试主义在高校学术圈的盛行现象,也一定程度上使得学术垃圾的生产逐渐成为了一条流水线。可悲的是,就连学位论文也成为了教育体制弊端的附属品。为了培养学术人才,许多高校清一色的都将毕业要求与论文挂钩,尤其是在研究生培养阶段,不少高校自行规定硕士研究生不仅必须完成毕业论文,而且在校期间还要在公开刊物上发表1~2篇论文方能毕业。然而在研究生大量扩招的今天,每年都有数十万研究生毕业。现实却是,不可能每所高校、每个专业都能培养出这么多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同样的,社会也不需要这么多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这种强制性的毕业论文要求,只会使得很多人病急乱投医。为了应付发表论文,迫使研究生们为了论文而去论文,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之风盛行,花钱买论文、花钱买版面愈演愈烈。论文本应该是一场思想风暴的呈现,鼓励学生进行新探索,但事实上,却成为了一把厚重的枷锁,让学生们不堪重负。

最后,论文的初衷本是确立你的新发现新观点新概念等科研成果的优先权,但如今“publish or perish”(不发表论文,就走人)的现状,再加上发表论文成为了衡量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早就已经使得“论文”变质且贬值。“如何使得论文成功通过”成了每一位毕业生的头等大事,各种投机取巧,花里胡哨的形式表格的背后却是经历了无数次查重折磨后修改而出的朴实无华,甚至语句不通的文字内容,毫无实质价值,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垃圾。

要想挤压“应检论文”的生存空间,抵制高校学术的应试之风,还需以素质教育为着手点,培养学生参与学术研究的能力。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全面实施德育、智育、美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一个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自觉地学习,积极地发展。只有让学生的心态从“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海洋中,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文章,用论文来宣告他们新的研究发现,而不是新的形式创作。

应试之风渗透到学术圈的背后,体现的是当下素质教育的缺失和各种体制弊端,当然也是一种现实的无奈。学术教育要想获得丰硕的学术之果,光靠素质教育来进行施肥远远不够,更重要的还是在于那颗代表着教育体制的大树是否长有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