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典寶溪3滯洪池更名 以鄰里命名提升辨識度
高雄典宝溪两侧区域早期为易淹水地区,高雄市完成A、B、D共3座滞洪池,防洪成效佳;但因名称无地缘性易混淆,高市府水利局今天表示,3座滞洪池改以邻里名称命名,近期完成更名。
高雄典宝溪两侧区域往年淹水灾情严重,高雄市以减洪及滞洪手法,分年分计划完成A、B、D共3座滞洪池,防洪成效佳,也成为民众喜爱的休憩地点。
不过,滞洪池现有名称是沿用水患治理水理分析的代号,无地缘性易混淆;水利局今天发布新闻稿表示,3座滞洪池近期已更名为「典宝溪刘厝滞洪池」、「典宝溪白米滞洪池」及「典宝溪芋寮滞洪池」,提升滞洪池名称辨识度,并与在地邻里结合。
水利局表示,典宝溪刘厝、白米、芋寮3座生态滞洪池,总滞洪量约可达207.5万吨,配合水情中心进行水情资讯整合,人员设备的统筹调度、主要河川与滞洪池水位监控,搭配民间社区自主防灾,建构完整防洪体系。
目前滞洪池内广植印度紫檀、黄花风铃木、阿勃勒等盛花乔木,并设置观景凉亭、休憩长椅及绿荫步道,宛如森林公园;此外,水域也发展成多样生物栖息环境,吸引水雉等鸟类栖息,加上林中也有黄鹂,成为赏鸟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