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抗旱水井备援补位 市府挂保证:不影响农业

为度过干旱与多元用水,高雄大树区九曲堂工作站旁开凿抗旱水井。(高雄市水利局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高雄市政府水利局与中央合凿抗旱水井,抗旱水井抽取100到150公尺的深层地下水,与抽取浅层地下水的农业用水不同,图为示意图。(高雄市水利局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高雄在前两年碰到大旱,超过600天没下大雨。高雄市政府与中央共凿抗旱水井,度过难关。高市府水利局表示,抗旱水井是抽取深层逾百公尺的地下水,相较于海淡厂、再生水等,取水更快速、成本更低,供水量也更大。至于农民担心影响农业用水,专家保证没有影响。

顺着高屏溪右岸来到高雄大树区的九曲堂工作站,从空中俯瞰一个个用围栏围起的方形区块,排列整齐,错落其中,靠近一看才发现这是一根根打入地底下的水管,称为抗旱水井。

类似的抗旱水井已在高雄陆续开凿110座,每日供水量将近35万吨,虽然稳定水情,但大规模凿井却让当地农民相当忧心会剥夺农业用水。对此,专家解释,抗旱水井是取用深度达100到150公尺的深层地下水,与一般深20到40公尺间浅层地下水的农业灌溉井,含水层不同,且两者间还有阻水层相互阻隔,因此开凿抗旱水井并不影响农业用水。

水利局长蔡长展指出,抗旱水井是备援用水,使用时间大约在每年3月至5月,借由雨水对地下水进行补注,对农业灌溉用水不受影响。根据地下水位监测资料显示,2023年1月份地下水位高点落在14公尺,接着随着枯水期到来,地下水位在5月份降到了大约6公尺,随后汛期到来开始降雨。

且高市府与水利署合作,推动高屏溪流域河道疏濬补注地下水计划,增加地下水量,使得9月份地下水位上升到16公尺,足足比枯水期高出了10公尺,甚至高于1月份水位。在枯水期严密监控,视情况抽用,在丰水期加强地下水补注,便能够达到水资源永续发展的目标。

经济部水利署副署长林元鹏说明,高雄地区总共有11口的观测水井,所有水井都会做管控,只要是有效地去管控数据,地下水在高雄地区可以当作安全的用水。在严密监控确保不会造成地层下陷及影响水源保育的情况之下,短期备援的抗旱水井不仅帮民众度过旱灾,也赋予地下水资源更多元运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