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气爆快10年 71条工业管线「何时落日」成焦点

地球公民基金会办理高雄石化气爆10周年系列活动。(洪靖宜摄)

2014年高雄发生气爆事故,造成32人死亡、321人受伤,今年将满10周年,地球公民基金会将办理系列活动,首场论坛以「地表下的风险『管』理-高雄石化气爆十周年」为题,邀请市府代表及学者,从法制、治理与社会等多重面向回顾气爆事件,了解工业管线的管理现况,讨论社区知情权及管线何时能有落日条款。

高雄气爆发生将届满10年,地球公民基金会办理高雄石化气爆10周年系列活动,13日举办「地表下的风险『管』理-高雄石化气爆十周年」论坛,邀请义守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系助理教授吴明孝、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邱花妹、文字工作者古雯、高雄市府经发局副局长王宏荣及高雄科技大学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洪文玲,从法制、治理与社会等多重面向回顾气爆事件,了解工业管线的管理现况,重新思考社区知情权及检讨产业政策、石化管线落日。

从气爆事件影片回顾,到事件后公民活动,地球公民基金会执行长王敏玲表示,这场气爆所造成伤害范围大,事发后诉求资讯公开与民众知情权,避免下个悲剧,并提升化学防灾与救灾能力,也需彻底检讨产业方向及管线落日。虽然现今五轻关了,管线也有减少和清查,但南北高雄仍有石化厂,管线也仍无落日规画,整座市区仍如石化厂?现场市民也提问,这些经过高雄地底的管线何时可移除。

高雄市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王宏荣表示,高雄工业管线数量从89条减少到71条,共14家业者,范围涵盖了14个行政区,总长度895.30公里,收费长度共932公里,针对工业管线订定相关法规,实施管线维运查核制度,既有工业管线业者于每年10月31号前,提出下一年度针对管线维护与运作的计划,其中,从2015年8月1日成立「管线安全办公室」,维持全年365天24小时不间断值勤任务。

至于管线落日,他提到,石化产业是许多民生及相关产业火车头,目前依据工业自治条例精神,是不能新设工业管线,将透过产业空间重构,并逐步将管线移出人口稠密区域。

其余系列活动包含20日将举办暗黑工业小旅行、走访大林蒲、林园工业区、气爆纪念公园等;31日推出「看见」高雄石化气爆十周年展、「看见南方-环境与艺术跨界对话」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