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修多元课程先抢先赢 学子指「不公平」提2方面改善
许多高中生认为,学校开的多元选修课程不够多元。(EdYouth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108课纲实施后,高中生可以进行多元选修,但学生团体EdYouth调查指出,虽然有过半学生支持多元选修课程制度,但仍有学生抱怨课程开设品质不佳、各校课程开设不够多元。除此之外,学生也指出希望多元选修能够有公平的选课机制,且可以让大学端与高中端共同开课。
EdYouth近日「2024年度108课纲观察报告」,对于多元选修议题,这份报告的主笔国立马公高中高二生郑雅璟指出,多数学校采行的方式为「先抢先赢」或是「志愿序抽签」,看似公平,但却有可能间接使真正抱有热忱的学生被迫修习另外一堂不那么有兴趣的课程,或是使得一些题材较冷门的课程因为无法吸引到学生,导致人数不足而被迫取消开班。
郑雅璟也提到,有同学因为各种先天因素(家庭经济、偏乡地区),面临无电子产品、网路可以使用的情况,而导致在「抢」课上面他们较其他资源充足的同学相对居于弱势,由此可见,「选课」这件事并未达成真正的立足点平等。
南湖高中高三学生陈竫媛表示,「大家想要翘多元选修,因为感觉没什么意义,自主学习交单后就再也不管」。而有中山女高高三学生提到,「在大学面试的时候,有教授说大学的多元选修与高中不同,非常广泛,不像高中的多元选修是乱做的」,并认为多元选修应广泛考量学生的意愿,并给予学生足够的选择权。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焦传金指出,多元选修应结合大学通识课,使高中生能够远距参与大学课程。他举例说,有数百位高中生与大学生透过远距的方式,一同参与某大学的通识课。此外,他也强调大学应深入了解高中学习环境,才能在多元选修上更紧密结合。
郑雅璟建议教育部,应鼓励各校积极推动学校间的合作,开放学生进行跨校选修,或是与大学共同开设远距或实体课程,缩短各校之间多元性的差距,给予学生足够的课程选择权,让多元选修成为上大学的前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