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提振中国股市的政策支持效能,亟待化解三大桎梏负面效应

#我的宝藏头条作者#

抵御恶意做空是历史使命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资本市场做出战略部署: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

但是,在利好落地,股市开始出现上升势头不久,又是那些混迹于上市公司之中的所谓大股东高管,以专门实施清仓减持逃逸跑路为主要目标的牛鬼蛇神再一次露出狰狞面目。而外资中的华尔街群狼中,带头整出幺蛾子的依旧是高盛摩根斯丹利摩根大通等等,近几天更是上蹿下跳,不亦乐乎,高盛甚至不惜高调误导股民,发出了“现在是重仓也痛苦空仓也痛苦”的扰乱市场的杂音。

之所以每一次出台扶持股市的政策,总会有一股邪恶势力企图将利好化为泡影。这与中国股市存在的弊端症结被充分利用密不可分。

一、充分正视利好屡屡被化为无形的三大罪魁祸首

第一,首发增发减持泛滥,证明中国股市不仅严重匮乏增量入市资金,也在不断蚕食存量资金

2018年IPO融资1378亿元,定向增发等方式融资金额7855亿元。

2019年分别为2532亿元,6898亿元。

2020年分别为4793亿,7841亿元。

2021年IPO的融资5428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定增融资金额高达8893亿元,创出新纪录。

2022年新股发行IPO的融资金额达5869亿元。定向增发,定向的融资达到8457亿元。

2023年A股市场有313家公司首发IPO,共募集资金3565.39亿元。沪深交易所依旧夺得全球募集资金的冠军和亚军,298家上市公司进行319次定向增发融资,累计募集资金5658.52亿元。包括配股、发行可转债,合计融资金额10700亿元。

其中增发融资连续5年成为融资规模最大的融资方式。

自2019年以来的融资规模

但是,多年来的急速扩容和融资膨胀,并没有造就出一家能够与非上市企业华为旗鼓相当的公司。

最直接表现在利润结构和分红占比方面。

如果按照募集资金占比计算,相当于募集资金不到2万亿资金的公司创造了募集资金超过25万亿的公司创造的利润总和。2007年年底,我国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550家。近15年上市的接近4000公司业绩还不到2007年之前上市公司中的200多家公司创造的利润水平。这至少证明,近16年近乎疯狂的扩容根本没有带来同步的效益扩张。

近五年疯狂减持套现成为掏空市场存量资金的罪魁祸首。

Wind数据显示,2018年大股东减持金额2345亿元;2019年5017亿元;2020年8513亿元;2021年减持7140亿元;2022年5607亿元。

即使在2023年开始修订补充若干个减持考核规定,但是,A股市场依然有2208家公司的重要股东实施减持,减持数量超过260亿股,合计减持股票金额超过4219亿元。

同时,2018至2023年,沪深A股市场上缴证券印花税达到10838亿元。

按此计算,新股发行、增发、减持套现、印花税征收等四项合计,年均从市场抽离资金接近2万亿元。

第二,造成上市公司的减持冲动的根源在于缺乏规范有序的业绩考核奖惩机制

可以说,疯狂减持尤其是违规减持屡屡让所有的超级利好瞬间化为无形,未能建立股份减持考核制度,违法违规乱象阻滞资金入市。

2024年上半年减持前20

当前,最值得警惕的是再次汹涌而来的疯狂减持势头。绝不可任其蔓延泛滥。

自9月24日以来,已有256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特别是国庆假期前后,公告减持的公司数量显著盘升。9月30日及10月8日分别有28家和52家公司披露减持计划。从虽然说多数公司披露的计划减持比例在总股本3%以内,但计划清仓走人者也不在少数。

以万朗磁塑披露的减持公告为例。10月8日,安徽高新金通安益二期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持有万朗磁塑8.42%股份,共计720万股。而且是金通安益IPO实施之前获得的股份。本次减持数量同样为720万股,等于一次完成清仓式”减持。这也是目前已经披露的减持计划中的最高比例。

因为,违规减持行为屡禁不止,关键还是大股东、董监高关键少数利用信息优势提前跑路。而巨大的获利空间尤其是原始股的暴利与微不足道的惩戒力度相比,铤而走险顶风作案的主观动机自然胜过理性理智,尤为严重的是,让制度的权威性化为一纸空文,惩戒效果化为无形。

为此,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推出了被市场称为史上最严“减持新规”。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上市公司披露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第一大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9月26日,沪深交易所双双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之前的规定有了进一步的细化标准。

因上述条件而大股东无法进行的减持的上市公司超过2200家,涉及上市公司累计总市值超过32万亿元;若考虑仍有超过800家公司在上市未满3年期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无法进行减持,上述合计占上市公司比重超过60%,涉及上市公司累计总市值超过42万亿元。

2024年至今,尤其是自9月下旬以来,迫不及待的大股东甚至公司高管,按耐不住套现走人的急迫心情,开始疯狂推出减持实施计划。

第三,股指期货期权与量化交易共同形成做空市场的叠加效应仍在不断扩散

倘若对此毫无遏制手段,任其泛滥,久而久之,广大投资者信心决心耐心不断耗尽,失望情绪将再次不断蔓延。

中国股市要坚决打击恶意做空者

事实证明,沉溺于做空机制,越纷繁复杂,越会形成里外勾结做空市场的恶性事件。2023年以来,华尔街投行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花旗银行以及庞大的国际对冲基金等在内,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持有的唱空论调比2022年以前增加500%以上。尤其是穆迪在等待七年之后对中国经济信用评级做出负面展望,将华尔街资本投行评级机构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本性暴露无遗。

二、综合施策,强力纠偏,呵护市场做多力量

第一,以业绩考核为主要依据,强力规范完善落实上市公司股份减持制度刻不容缓

当前的一项重大挑战,无疑是如何从国家法律层面对实际控制人和大股东减持套现做出最明确的条件限制,彻底解决制度性缺陷诱因对资金离场的负面效应。

首先,无论是什么公司,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大股东,要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套现,其前提是是否创造了超过或者基本等同于从证券市场通过各种融资方式获得的利润,即要符合创造的价值和从市场筹措的资本价值相匹配这一重要前提。

其次,与分红挂钩。在减去实际控制人所有链条涉及到的公司股份持股人所获得利润之外,二级市场投资者获得的分红总额要与投资者对公司融资贡献之间形成正向比例。不能看似分红慷慨大方,实则一股独大专享。

再次,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技术攻关研发,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我国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的公司,促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前景光明的公司,创新成果在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成效显著的公司,无论是国家认定的高科技企业还是正在飞速发展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可制定特别减持政策和股份激励办法。其他一切公司的股东和高层管理人员,都必须在创造业绩等同于筹措资金水平的前提下,分步实施股份减持计划。切实从根本上杜绝上市、减持、增发、清仓减持、跑路的路径。

坚决遏制减持套现蔓延

同时对一切违规减持套现者取消所有增发配股发债资格。

第二,彻底取缔股指期货股权、融资融券的资金门槛限制

截至到目前,中金所的股指期货期权7个产品和沪深交易所和9个期权合约,已经涵盖市场流通市值的80%。赋予所有市场参与者同等权利至关重要。

中金所期货期权产品申请交易的资金要求:申请开立交易编码前连续5个交易日保证金账户可用资金余额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

沪深交易所申请期权产品资金要求:申请开户前20个交易日日均托管在其委托的期权经营机构的证券市值与资金账户可用余额(不含通过融资融券交易融入的证券和资金),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

融资融券的资金要求:前二十个交易日的日均资产不低于50万(T-1日的,不含B股,不含泰融E借来的资金;包含我公司理财产品;包括港股通股票的市值)。

三大交易机制最低50万元的门槛,正好将99%的投资者完全被拒之门外,意味着也失去了所有的避险对冲工具机制保护。实际上,这三项机制规定50万元门槛准入的法律依据至今也是一个空白。

剥夺了他们利用避险机制维护切身利益的权利,也就谈不上保护中小投资者。等同于绕过法律规定,为机构投资赋予了独享专利,引导它们把实现利益目标完全锁定在投资者数量占到99%的中小投资者身上。

按照公平公正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原则,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有权利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评估选择参与融资融券和所有的对冲机制。

第三,将股指期货期权月度交割修正为季度交割

一边砸钱救市,一边出台做空机制,自然会导致市场严重缺乏做多环境。

美国实行期货期权的季度交割机制。我们引进后却改变为月度交割。铁的事实证明,这种人为扭曲的运行机制,不仅为机构增加了三倍收割中小投资者的机会,也让中国股市连续17年长期陷入困境。接连不断的违法违规,裹步不前的股市,损失惨重的股民三大现象不断蔓延。尤其是随着每月的股指期货期权交割日临近,机构趁机搅乱市场,浑水摸鱼,叠加在一起的难辨真假的利空密集高发,整个市场始终被惶恐不安的情绪主导。既然是引进,就要引进证明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核心理念,不可标新立异。将将股指期货期权月度交割改为季度交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