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八月失业报告的四个警讯 别再看失业率创24年新低了
观察历年1~8月青年失业率与平均失业率的比值,发现民国70年代青年失业率为平均失业率的2.6倍,80年代2.8倍,90年代2.4倍,近十年已达3.3倍,今年更升至3.4倍的历年最高。图/本报资料照片
主计总处甫公布8月失业报告,表面上失业率3.48%创近24年同期最低,情势好像不错。然而,长期观察资料者一定有印象,这些年失业率好像都是这个调性,一直创几年几年的新低,这究竟是代表劳动市场好转或者另有原因,是府院必须了解的一课。
没错,近十年除了疫情期间,失业率每年都在创新低,民国103年创近14年同月新低,106年创近17年同月新低,去年创23年同月最低,今年月月都是近24年同月最低。失业率降低自然是好事,然而究其根本,这是少子化使然,不必太高兴。
少子化何以会让失业率降低?举个例子就可以明白,民国70年代(70~80年),那是生育率仍高的年代,十年之间台湾总人口成长14%,劳动力十年之间也成长27%,劳动力是指有劳动意愿的人,找到工作是就业者,而找不到便是失业者,那虽然是台湾钱淹脚目的年代,找工作不是难事,不过,由于人口实在成长得太快,十年之间找不到工作的人竟也增加41%。
民国80年代,台湾总人口十年成长9%,劳动力成长15%,就业人口虽成长11%,但失业人口在十年更剧增2.4倍,由此可知,人口快速成长的优点是可以提供充裕的劳动力,但缺点是劳动市场会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许多人抢一份工作,抢不到就成为失业者。
受少子化的影响,晚近十年(102~112年)台湾人口负成长,劳动力十年小增4%,劳动市场于是变成了「僧少粥多」,虽然就业成长不及昔日一半,但失业人数却大减13%,失业率因而年年创新低。根据主计总处的资料,失业率从民国90年的4.6%,降至100年的4.4%,今年8月更降至3.48%,创下近24年同月最低。没有意外的话,明年会续创25年最低,后年也会创26年最低,然而这个失业率的降低,不是什么好事,反倒是警讯。综观今年8月的失业报告,虽然官方的解读都比较乐观,但是其中隐藏了至少四个警讯,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就业人数年增率创近17个月最低:8月就业人数年增0.58%,创了疫情解封之后,近17个月最低,然而如果排除疫情期间的非常态时期,就业成长率可谓每况愈下。就业人数成长如此之缓,而失业率还能降低,为少子化使然,不是什么好事,不值得大书特书,更不适合把失业率创24年最低作为政绩宣扬。
第二、业务紧缩的失业重返10万人:失业有自愿性及非自愿性两种,非自愿失业就是遭资遣、解雇,8月「非自愿性」失业升至10万人,比上月增2千人,莫以为2千不多,这可能代表两千个家庭失去经济来源。随着产业两极发展,出口连十红的幸运只降临电子资通业,而创造8成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依旧辛苦,只要总体结构继续失衡,就会出现更多非自愿性失业,如今重返10万可能只是拉开序幕而已。
第三、周工时未达35小时者逼近20万人:8月因为经济因素以致周工时达不到35小时者将近20万人,创近九个月最高,比前一个月多了2万多人,这意思是说,有近20万人所从事的工作,工时偏低,之所以偏低可能是所任职的公司业务不振,也可能是一直找不到全职的工作,以致工时偏低。在统计上他们是就业者,但由于工时不多,收入拮据,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想想,如此一个月又增加了2万多人,岂可等闲视之。
第四、青年失业率(20~24岁)为平均失业率3.4倍创新高:今年8月青年失业率连续第二个月超过12%,排除毕业季的干扰,我们观察历年1~8月青年失业率与平均失业率的比值,发现民国70年代青年失业率为平均失业率的2.6倍,80年代2.8倍,90年代2.4倍,近十年已达3.3倍,今年更升至3.4倍的历年最高,说明青年失业问题相对更严重,这同样是个警讯。
数字有其表象与本质之分,看表象永远看不出问题的所在,倒会生出许多误解,例如把税收超征当成经济红利,把贸易逆差视为不公平贸易,把外商直接投资(FDI)理解成固定资本形成等等,这都是看到表象而未见其本质。同样的,在人口负成长的社会里,失业率创新低这个表象也容易引人误解。其实,若看其本质,多年来台湾劳动市场早已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