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士吁拟净零路径蓝图 查碳足迹

工研院士示警,净零碳排是攸关产业经济的生存问题,能源转型最重要有效。图为台中火力发电厂。(台电提供/陈淑芬台中传真)

工研院日前举行院士会议及论坛,历任院士在会中警示,净零碳排对产业的压力已经「全面抵达」,现在已不是成本的问题,而是「生存的问题」。台湾需拟定国家中长期明确的净零路径蓝图,不止有2050的目标,还要设定各阶段查核点,提供政府与企业依循。

工研院年度院士会议,共邀集21位工研院院士,讨论台湾面对碳中和的机会与挑战,从半导体、资通讯、生医、AI人工智慧、材料、机械等领域提出产业升级与转型建言。

院士杨振通院士在论坛中表示,净零碳排是国际趋势,台湾产业无法回避,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是能源转型。

拚能源转型 要专款专用

院士朱志洋认为减碳问题迫在眉睫,呼吁政府应编列预算给工研院专款专用,长期投入推动减碳。院士史钦泰指出,净零碳排需要靠科技及创新来解决,很重要的是要有预算,长期坚持投入净零碳排。

速修温管法 导入碳定价

在短期策略上,院士们建议政府与大企业需带动上下游进行碳足迹盘查。中长期则需加速修订温管法,导入碳定价及碳交易制度以推动减碳。政府对相关基础法规也要进行审视并做适当调整。同时要运用新技术在新生活形态下开拓未来新市场与新产业,例如生技代工产业(CDMO)可借镜半导体产业经验,使用更有生产效率的设备。

而半导体、机械、石化、生医等不同领域,院士会议认为有不同碳排改善空间,例如在未来AI机器学习、数据运算、上网等将有指数性成长需求将更增加能源消耗,因此资料中心的节能会更重要。

绿能与节能 政策须明确

他们认为政府需要提出明确的绿能政策,借由经济规模化推动成本下降,但最终仍需要有技术突破。建议要善用工研院的资源,结合减碳与碳捕捉科技、绿电,引入区块链科技将碳权交易商品化。政府则可长期提供额外专款补助工研院,投入净零碳排新技术研发应用。

院士们语重心长说,零碳不只是环保议题,更攸关产业经济命脉,台湾在净零碳排上必须与国际接轨。

工研院院长刘文雄回应,今年初已成立「净零永续策略办公室」,将从供给、需求、制造、环境、经贸法规五大构面,协助产业与企业进行净零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