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眺望2024產業發展趨勢 揭未來十大跨域領域趨勢

面对全球供应链重组、净零排放等挑战,各产业也面临快速演化、转型升级的考验。在经济部产业技术司指导下,工研院今(24)日至27日及10月30至11月3日展开为期9天,共17场的「眺望2024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眺望2024各产业发展大势及全球布局策略。

经济部产业技术司司长邱求慧致词时表示,台湾作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为协助产业掌握商机,技术司长期支持国内的智库做产业趋势与产业情报研究已超过30年,每年以经费支持超过100位的产业分析师,针对近20个领域进行产业研究(如半导体、资通讯、电子材料、机械、车辆、汽车电子、石化、生技、医材、纺织、食品),每年产出500份以上研究报告,而从今天开始连续9天所举办的「眺望产业发展趋势」系列研讨会也是智库计划的一部分。

工研院资深副总暨协理苏孟宗表示,近几年,面对生成式AI人工智慧、5G、量子运算等新兴科技创新,以及台湾社会与全球环境的变迁趋势,台湾应立基在ICT技术整合与升级,加速企业进行数位永续双转型;并以多元的科技、人文和创新的应用与服务,发挥「智慧台湾价值」,顺势强化在全球坚韧产业生态链之不可或缺的关键伙伴地位。

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所长林昭宪则为《奔未来:深耕50 领跑世界》专刊进行引言,揭示台湾2035年十大跨域趋势为:数位赋权、网宇世界、移动革命、成功老化、健康进化、脱碳能源、低碳生活、资源循环、敏捷治理、韧性城乡。根据此十大领域,可归纳未来2035的愿景为:「处处是智慧,强韧应万变」—AI深入渗透人类生活各层面,若妥善运用将提升食衣住行育乐等各种生活机能,协助预应灾害及危机;「人人均健康,永续可实现」—人类会更长寿,但需要科技让健康状态与生活品质保持良好水准,同时遏止环境劣化与资源耗竭。

值得一提的是,工研院作为台湾重要产业智库,关注全球趋势发展,今年我们获得欧洲规模最大的应用研发机构协会(EARTO)推举,成为之旗下的「应用研究机构国际网络(RIN)」主席;年度专刊更首度邀请12家重量级国际科研机构共笔,欧洲的机构包括:芬兰科技研究院(VTT)、英国国家高龄创新研究中心(NICA)、英国数位产业加速器(Digital Catapult)、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CEA)、德国Fraunhofer、德国太空中心(DLR)。

今日上午登场的论坛,特别邀请到日本财团法人国际经济交流财团(Japan Economic Foundation;JEF) 会长兼执行长丰田正和来台,以「科技展望、能源与环境」为题,分享他长期主持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IEEJ),并服务于日本经济产业省,参与研拟日本现行的能源基本计划,以其丰富的智库及公职经验,提出日本能源政策在环境永续面向上值得台湾借镜的观点。

此外,并由工研院产科国际所所长林昭宪主持跨域趋势座谈,邀请到今年专刊所提及的企业领袖一同与会,包含奎克生技董事长李钟熙、佐臻公司董事长梁文隆、黎明工程总经理黄贞凯及泓格科技副总经理郑树发等,除了各自分享如何透过自身的产业力量,提出具有价值创新的技术服务;并共同探讨面临未来趋势如何落实产业实践,提前布局未来新商机,并协助提升台湾社会韧性与民众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