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要写文言文?吕捷曝背后原因:就是要让人看不懂
108课纲删除经典古文,引发全民讨论。(图/示意图,达志影像)
108年课纲文言文比重大降,更删除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廉耻》,遭北一女教师痛批是「无耻课纲」,引发全民关注,补教名师吕捷表示,在古代知识是权贵阶级的专利,也就是一种特权,既便有基础的识字能力,也要写得让他人看不懂的文章,这种现象可称之为「知识的傲慢。」
吕捷昨(9)日于个人脸书粉专指出,古代没有原子笔、打字机,更没有文书软体,只能把想写的刻在竹简上,为刻写方便、流传后世,必须精简再精简,即便后来发明造纸、印刷术、活字印刷等,古人仍坚持写文言文。
吕捷解释,古代财富是教育的门槛,要读书识字不容易,知识的话语全变成权贵阶级的专利,也就是一种特权,既便有基础的识字能力,也要写得让他人看不懂的文章,这种现象可称之为「知识的傲慢」,同时也可称为「学术密码」,这如同法律条文,写的都是中文,但他人无法轻易看懂,如此一来看懂的人就可以继续掌握优势。
至于108课纲大删经典古文,吕捷表示,他不认同课纲里删除顾炎武的《廉耻》,学生就会变成「无耻之徒」,课堂上老师仍可以额外补充,增加学生的学识。他也说,教书最怕遇到改课纲,课纲一旦修改、加入新教材,很多都是以前没有学过的,但还是得教学生,且要比学生更懂,因此教改对老师来说是一个负担,以前的教材大约是10年换一次,但现在是三不五时就更动,老师需要花大量时间备课、参加研习,不论是学校老师,或是补习班老师都非常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