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示弱 让对方进退两难
刘必荣的孙子兵法与谈判谋略(联经出版)
兵法解读:不真的资讯
(一)能而示之不能
「能而示之不能」其实就是一个欺敌战术-我明明可以做到,我却装我做不到。那么为什么我要装成我做不到呢?让我们回到《孙子兵法》的〈始计〉篇来看:「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能而示之不能」,就如开头中所说的,是指我明明可以做到,我却装我做不到,或是明明够用却装不够用,明明很近却装成很远,明明很远却装成很近。其实这就是在欺骗对方,也就是所谓的「欺敌」。
有人可能会想说:「老师,我们不想骗人。」但其实这不是骗人。我们「能而示之不能」或「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这种战术是「虚张声势」,而虚张声势在谈判上是可以被接受的,因为它不算谎话,它顶多算是「不真的资讯」。
(二)挂形之地
《孙子兵法》在第十篇〈地形〉中说:「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地形〉中介绍的地形是「挂形之地」,而这种地形「可以往,难以返」,意思是「我出去以后就很难返回了」。各位可以想想看,有哪些事情「可以往,难以返」?最简单的就是「说话」。我写字写错,可以用橡皮擦擦掉,但说错话却不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话要非常小心,因为说话会让你自己处在「挂形之地」。这里的「挂」不是八卦的卦,而是挂东西的「挂」。「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这种性质称之为「挂形」。
孙子说:「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这是说,如果敌人在挂形之地没有准备的话,那我出去,我当然就可以赢得胜利,对不对?然而,「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敌军如果有准备,那我出去,中了对方的埋伏,想赶快退又很难退,所以这个点就不利于你。(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