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咖难出圈,库迪“进退两难”
本文系本站新闻本站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道总有理】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深夜的酒与清晨的粥之间的较量,似乎终见分晓。
不论是社交平台上“酱香拿铁”百倍于“米乳拿铁”的讨论热度,还是消费者反馈端对米乳拿铁口味的褒贬不一,都印证着库迪米咖离成为国民级爆品,终归还是差了些火候。
面对当下激烈的竞争业态,可以预见的是,押宝的新品热度不及预期,库迪联营商们可能会再度面临杯量下滑的窘境。
自年初开始掀起咖啡价格战的库迪,一直试图凭借各种“商战”追上瑞幸,但低价让利结束后,它能被消费者记住的又有多少呢?
在吃尽低价带来的短期红利后,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这场决定消费品牌核心价值的产品力考验。
01.低价难成产品力“遮羞布”
近年来,国内市场咖啡需求的持续性释放,为本土咖啡品牌刮起了东风。
《2022年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磨咖啡行业规模从2017年的28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7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2.52%。
具体到今年,一众品牌都在“低价”上做起了文章。库迪从最早的8.8元/杯都后来的1元喝咖啡,低价优惠不断。幸运咖、沈阳“干咖人现磨咖啡”、上海三立方等品牌,则是将精品咖啡卖到了5块钱。咖啡价格正呈“膝斩式”下探。
低价固然能吸引大批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但单单只有低价一个优势,于消费品牌长远发展而言却是并不“保险”的。
从近期在“花西子事件”里翻红的显眼包国货身上不难发现,附着在低价之上的产品力才是消费品牌迈步长红的密码。
像是此次事件里尤为活跃的蜂花和活力28,就不仅仅有价格优势,前者拿下了诸多实用专利和发明专利,后者是同类产品里唯一不添加荧光剂的品牌。
咖啡行业亦是如此。
以不到一年开出5000家门店的库迪为例。前期为品牌赢得扩张优势的低价标签,终究没能成为其产品力不足的“遮羞布”。
因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库迪此前就因产品价格的数次调整出现过杯量的大幅涨跌,出现“杯量被价格带着走”的尴尬。
8月初,库迪曾上调价格,取消“天天9.9元”的活动。有数据显示,自调价后,库迪门店的单店杯量迅速下滑至不到200杯/天。
而库迪此次上新的米乳拿铁,不仅与五常大米的联名被质疑涉嫌虚假宣传,还错失商战势头没能走上“爆品”之位。
米乳拿铁能收获目前的关注度,主要源自五常大米自带的市场认知度。然而,在库迪官方的宣传文案里,却并未出现大众期待的五常大米,反倒由东北大米取而代之。
吊诡的是,在部分库迪联营商自发宣传的物料里,却出现了五常大米的身影。
尽管五常大米本就可以称作东北大米,但二者在从属关系上还是有明显差异。库迪放任联营商在联名的品牌上玩文字游戏,不仅不尊重消费者,也将自身卷进了虚假宣传的争议里。
而即便是借了与五常大米的联名之势,米乳拿铁也没能为库迪带去预期的热度和销量。不少联营商都表示自己这个月营业额下滑明显,“一直很绿”。
02.联名不是爆款咖啡的“万金油”
消费品牌靠联名借势并非新鲜事,但真能达成国民级热度的联名案例却并不多。瑞幸非联名产品诸如生椰拿铁的走红更是早已表明,联名于产品出圈也不那么必须。库迪米咖未能成为爆款咖啡,归根结底还是源自前面提到的产品力不足。
这里的产品力不足,可以拆解为两个层面。
一方面,将瑞幸的爆品生椰系列、瑞纳冰系列像素级复刻进自己菜单的库迪,“不愿”在产品研发下太多功夫;
自成立之初起,库迪几乎处处对标瑞幸。门店选址的原则是“贴着瑞幸开”,宣传横幅上更是直接写着“瑞幸前老板请大家喝咖啡”,就连产品,也选择像素级复刻瑞幸的菜单。
当前,瑞幸的生椰系列、瑞纳冰系列等都能在库迪找到对标的产品系列。
对库迪这样的咖啡新品牌来说,选择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成熟品类的确相对保险,但过度模仿就容易失去自身的品牌特色。一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库迪产品的评价:“产品线看起来好像很丰富,但是从品牌的调性和矩阵来看,缺乏核心竞争力”。
当然,库迪也不是完全放弃产品创新,此前推出的潘帕斯蓝系列曾在网上收获过部分好评。只是之后,再无掀起水花的新品。
在品牌们争当显眼包的年代,联名未达国民度、产品不具辨识度,一旦出现价格更低、开店速度更快的新品牌,库迪将更容易面临被替代的风险。
另一方面,门店产品、原料时不时缺货指向的供应链不成熟,又导致库迪“不能”在产品研发上取得优势。
社交平台上关于库迪的吐槽帖里,不少都是购买消费者对库迪在售产品时不时缺货的不满。像是麦芬蛋糕,有人在收到补货提醒后早早点进去购买,还是没货。也有人蹲了好几周都没买到麦芬,怀疑官方拿麦芬当营销噱头。
消费者买不到产品,缺货的联营商日子也不好过。
近期刚上新米咖系列,就有人在相关话题下留言,自己不仅订不到原料,还三天两头断货。
有库迪联营商表示,甜品麦芬、瑞士卷、大福等是自己店里常态性缺货的产品,食品原料类的基底包括新品米乳、厚乳、燕麦奶和部分口味的果酱等,也时不时就会没货。
更让消费者费解的是,不仅这些食用类产品买不到,兑换的周边、打包袋这些本就没有保质期限制的产品,也买不到。
近一周内,小红书上不止一位用户发出自己用透明塑料袋打包的库迪咖啡。有用户甚至在本就没有纸袋包装的情况下,还因为库迪店员不主动提供帮助“被迫”自助打包。
而没有成熟的供应链作支撑,库迪即使想精进产品,也多少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事实上,不论是追低价还是追联名,都一定程度暴露了库迪对自身产品的不自信。但偏偏,消费市场从不缺追风者。
咖啡行业随时都可能有更低价格、更火联名的品牌持续冒出,库迪若是不能慢下脚步耐心修炼产品力,未来仍难以避免“销量被价格或联名带着走”的被动处境。
眼下,库迪联营商的信心已因杯量持续下滑大幅受挫,一旦他们不再愿意“流血陪跑”,库迪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生存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