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扮相最像毛泽东是在《开国大典》时期,早期与晚期都差距较大

目前,人脸比对软件相对成熟,这为我们辨识人脸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辅佐工具。

对于像笔者这类脸盲的用户来说,这类软件,无疑是一个极大的福音。

这种技术,最常见的使用手法,是在微信上的小程序内,搜索一下“AI体验中心”,便能看到许多能够进行人脸识别的小软件。

必须注意一下,有部分软件,会有导入图像时,出现“敏感信息”的字样,比如,对领袖的图片,一般都会显示出这样的拒绝,但没有关系,总有一款软件,适合你选用。这家有限制,完全可以换一家。

在“人脸比对”时,注意一下,必须找到足够多的样本,这样便能够有更公平的发现。

笔者之前,用古月的照片与他扮演的毛泽东图片进行比对,因为对古月的照片选取样本的不足,得出的结论,是古月与他扮演的毛泽东之间并没有什么高相似的地方。

当时在有限的比对数据情况下,古月与人物原型的最高相似度不超过51%,在软件的约定俗成维度内,这属于两者不具有相似性的一个区间范围。

但是接下来,笔者抱着不甘心的动机,继续选择古月给笔者带来震惊的《开国大典》中的剧照进行比对,不得不说,“人脸比对”还是显示了它的诚实。

因为《开国大典》在笔者看来,剧中的古月惟妙惟肖地展现了毛泽东的神韵。

之前,笔者用《开国大典》中的新修复版海报上的图片进行了比对,结果不如人意,软件判断两者相似度较低。

为此,笔者重新到《开国大典》的剧照里选取当时给笔者留下强烈印象的镜头,来进行比对,这时,我们看到“人脸比对”结果,是证明两者具有高度相似性。

我们接着用更多的《开国大典》的剧照来进行比对,可以看出,古月在剧中的表演,都顺利通过了“人脸比对”的审核,认可两人具有高度相似性。

我们再选取一张中年时期的古月照片,与人物原型进行比较,令人吃惊的发现,软件也认同了两个人是同一个人。

这简直是一个奇迹,这说明古月在没有化妆造型的情况下,他与人物原型也有着较为关联的相似度。

这充分说明《开国大典》是中国领袖影片的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在这部影片里,古月的扮相终于能够担当得起大银幕下观众的审视严究。

可以说,正是从《开国大典》起,中国的领袖片才真正地进入到塑造人物的阶段,而进入这个新水域,古月的支撑作用功不可没。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开国大典》的成功与编剧的大胆创新有着较大的关系。

这部电影共有四位编剧:张笑天、张天民、刘星、郭晨。

这四位编剧各有擅长,才组成了一个珠联璧合、强强联合、1+1大于2的编剧联合体。

编剧中的张笑天以汪洋肆恣的大胆创新而在文学创作中,开拓过一片新天地。

张笑天

据他自己介绍,《开国大典》中的韶山冲的老乡来到中南海的一段戏份,即来自张笑天的创意。

可以看出,以作家身份走进编剧行列的张笑天在塑造人物时能够天马行空,别具创意,这一段精巧的构思,赋予了电影以写意式的历史深度。

张天民

曾经创作过《创业》的张天民更擅长于戏剧化的构造,虽然他编写的剧本质量不够平衡,特别是他更容易局促在人为戏剧化的弊端困窘中,让他的影视创作较乏新意,但是,他在影片里的加盟,无疑使这样一部历史纪实片里贯穿着足够的戏剧化主体脉络,而这种在跨时空的历史事实的展演中保持“形散而神不散”,在张天民的《创业》里可以看到他的高超的掌控能力。

当然张天民在《创业》续篇《希望》中,却暴露出他滥用电影的戏剧化功能而丧失生活自然情态的严重缺损。显然张笑天比张天民更带有一种构思冲击力与创作新思潮活力。

《开国大典》里的另一个编剧刘星,当时是总政话剧团的编剧,他给影片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对领袖人物的平等化审视新观念。而这部电影的创意,也来自于刘星的最初动议。

刘星当时按照中国历史纪念日的时间表,为迎接国庆四十周年这个重要的节点,他创作了电影剧本《开国大典》。

他当时带着这个剧本首先去西影厂投石问路,他显然觉得,西影厂曾经拍摄过属于二层级历史人物最为生动的历史影片《西安事变》,会依然保持着对历史巨片的创作兴趣。

当时西影厂的厂长吴天明不在厂内,一位副厂长连续给了刘星几个反问,归结到一点,就是这样的影片能赚钱吗?

刘星无语。

这个剧本后来辗转到长影厂,在长影厂的两个编剧张笑天、张天民的参与下,终于立项上马,成为中国领袖影片的的开山之作。

郭晨

而这部电影中的另一位编剧郭晨,曾经是《人民日报》的记者,借助工作的便利,他得以采访大批历史人物,撰写了许多人物传记,他在影片里的参与,是提供了影片的足够真实而准确的历史细节与人物细部。

在编剧的智力叠加与互补的双重作用下,《开国大典》给予了演员以足够宽广的表演空间,古月也凭着他的积累而脱颖而出。

古月在《西安事变》中初次露面,在《四渡赤水》中担负了主演角色,但我们可以通过“人脸比对”软件看一下,他实际上与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还是有着较大差距的。

当然,长征时期的毛泽东与开国时期的毛泽东在面容上也差异较大,古月要从青年时代的扮相,突飞至中年时期的人物造型,这中间有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但古月出色地完成了这样的跳跃。

实际上,《开国大典》最初选择毛泽东的扮演者是曾经扮演过同一时期人物形象的张克瑶。

但张克瑶在拍摄时,中风发作,病卧在床,无奈之下,只演过青年时期毛泽东的古月被推上了前台。

在《开国大典》里,古月实现了自己年龄的跨越,更是完成了自己人物塑造上的跃迁。

在接下来的《大决战》系列中,古月扮演的毛泽东足以担当起电影里的核心支撑力量,但从戏剧化的丰富性来说,并不如《开国大典》里的他的表现。

而在《大决战》中的人物形象,古月与原型人物的比对分值,也是忽高忽下,可以说,如果说他的造型比较接近《开国大典》时期,那么,“人脸比对”判定的分值就较高。

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看到这时候的古月在软件的审视中,并不与原型有着多高的相似性。

但显然《开国大典》时期的这种高度相似性,给予了古月以更多的向神似方向去努力的机缘与宽容空间。

《肝胆相照》比对

日后,古月扮演角色形象在与人物原型比对时,反而低于《开国大典》时期,我们不妨看一看,有时候看起来很逼真的形象,在“人脸比对”软件的验证下,会看到相似度很低。

但这时候的古月显然有了更多游刃有余的发挥余裕,更从容地演绎出人物的精神与气质,反而这个时期的古月,在我们的“人脸比对”软件上显示分值偏低。

可以说,从古月与人物原型相似度比对的由低位到高位再稍有跌落,可以看出一个演员在神似与形似之间走钢丝的一个平衡点捕捉的分寸问题。

古月的演绎得到肯定,正是他从形似起步,从神似上着力,虽然他后期的造型在形似上,已经明显不如巅峰时期的高仿性,但是他在神似的展现上迈出了更大的步伐,成就了一个在艺术形象上不断上扬的提增脉线。

这就是“人脸比对”告诉我们的古月胜出的秘密。

这里顺便把另一位毛泽东的扮演者李克俭比对一下。

还有一位唐国强,他走的是演技派路线,追求的是他自认为的神似,我们就不提他了,让他沉浸在良好的自我感觉中,享受百分之百的相似的虚拟荣光吧,虽然他的分值低到一个旁观者都觉得颇伤自尊心。

最后,我们还有一点时间,再用卢奇与他扮演的伟人之间进行一次比对,看看结果如何。

哇,卢奇确实很像,机器没有撒谎。

本文由“文学私秘”原创,揭密文化隐衷,袒现创作要津,把握人性意旨,透视灵魂真相,敬请指正。如要转载须征得本人同意,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