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70亿的明星独角兽被“抢”到香港了
香港正在加速抢企业。
本月初,时值香港回归27周年之际,香港科技园与11家先进制造策略伙伴企业举行签署仪式,这11家企业计划在香港科学园或创新园建立研发中心、运营及生产基地等项目,合作总投资额达140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11家企业中,一家初创公司——普渡科技引起了我的关注,作为一家机器人行业的明星独角兽,它此次宣布,将在香港成立全球研发中心与国际运营总部。
与此同时,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公布《有关香港推行公司迁册制度建议咨询总结及立法建议》。
该建议通过放宽财务报表规定、延长撤销注册期限、保留公司名称和商业登记号码、简化公司成员同意的要求及确保金融机构妥善规管等方式,为外地公司迁入香港提供便利;并建议香港特区政府为迁入公司提供单边“退出税”抵免,以消除双重课税。
百度百科上,香港的定位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航运中心、创新科技中心。金融、贸易作为香港的立身之本,认可度没得说,再加上近期一系列针对科技创新的利好政策、大手笔投资,以及明星企业的“用脚投票”,香港是决心要戴正“创新科技中心”这顶帽子了。
当下全国地方招商竞争越来越激烈,像前几天投中网的稿件《谁是招商卷王》中提到,2019到2023年间,31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迁入江苏,比第二名到第五名省份的总和还多。能有这样的成绩,自然离不开江苏大手笔给人、给钱、给地、给政策。
一家融到D轮的普渡科技将全球总部设在香港,意味着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之一,只要政策到位,香港的吸引力依然不小。结合前面提到香港的一系列措施,不得不说,香港招商也开始卷起来了。而且,摆在科技企业面前的选择越来越多,总归也不是坏事。
融了10轮,估值70亿
2016年普渡科技在深圳成立,早期以研发餐饮配送机器人起步。
在其成立初期,国内第一批商用服务机器人正在集中涌现,并获得了大量的融资。一个明显的信号是在2017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厅中就曾涌现出数十款不同种类的服务机器人,其热度完全不亚于当下的具身智能。
后来,伴随着疫情的爆发,大量“无接触、无人化”需求爆发,机器人在配送、消杀等应用场景的刚需作用明显,商用服务机器人行业再次迎来发展高峰。
在此过程中,普渡科技也完成了自己多元化产品矩阵的布局,包括配送机器人,楼宇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消毒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立式智能洗地机,这些不仅覆盖了商用服务、专业清洁和工业配送等核心领域,而且其产品全球出货量已经达到近8万台,成为全球出货量最高的服务机器人企业之一 。
近期具身机器人又掀起了新一轮热潮,普渡科技也积极参与其中,并提出了“类人形”概念,根据普渡科技的设想,“专用型机器人、类人形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三种形态将共用构成服务机器人的未来行业生态。” 可见,普渡科技的成长轨迹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的缩影。
当然,普渡科技能够迅速完成多元化产品矩阵布局,不断拓宽业务领域,离不开资本的助力。
据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普渡科技完成10轮融资,其中美团和红杉中国都是连投三轮的股东,除此之外,腾讯、粤港澳发展基金、普华资本等也都在股东之列。
其最新一轮融资C4轮是在去年5月完成的,由阅度资本独家投资,此轮融资后,普渡科技投后估值超过了10亿美元,成为了新晋独角兽。
抢企业,抢人才,香港招商卷疯了
毫无疑问,像普渡科技这样的细分行业龙头,一直都是各地招商颇为青睐的目标,那么为何普渡科技选择将全球研发中心设到香港,恐怕除了区位优势外,香港给出的条件也相当诱人。
虽然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谈论内地对招商的重视,但从一系列政策和动作来看,香港也不失为招商最积极的地方之一。
这种紧迫感来源于香港此前多年在科创领域的缺位。比如在“亚洲四小龙”中,香港是唯一没有高科技和高增值产业作为经济支柱之一的经济体。其与21世纪的最大经济变量“互联网”和“科技”几乎绝缘。
正是如此,发展科创产业成为每一届特区政府的施政目标。2022年4月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更是在公布的政纲中提出:“无创科无未来。”
也是从2022年起,香港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科创潮,政府引导、VC/PE、大公司一呼百应鼎力支持。
如今,香港创业气氛渐浓。
一方面,为打造国际科创中心,香港成立了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管理在未来基金下设立的香港增长组合、大湾区投资基金、策略性创科基金以及新成立的共同投资基金。
具体来看,香港增长组合基金规模220亿港元,大湾区投资基金50亿港元,策略性创科基金50亿港元,共同投资基金300亿港元。
其中,策略性创科基金主要用于投资对香港具有战略价值的科技企业级项目,大湾区投资基金则在湾区范围内,投资能为香港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科创企业,共同投资基金则主要用于吸引企业来港投资和发展。
与此同时,香港高校基金也在发力。近日,香港科技大学宣布,将投放5亿港元成立一支创新创业基金,并吸纳市场投资伙伴,与港科大共同创立价值达20亿港元的风险投资基金,以支持港科大初创企的发展。
在在港科大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之前,香港大学也加入了股权投资市场。今年1月,东莞清水湾二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新增多名股东,其中包含香港大学,出资金额达到7000万元。
另一方面,2022年底,香港发布了《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该《蓝图》提出推进香港“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强调以信息化带动,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此外,未来香港将聚焦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产业的发展,并针对性主要发展晶片和新能源汽车两大领域。
在人才引进方面,港府将加大力度招募非本地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并逐步增加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学额数目,同时逐步放宽超额收生上限。不仅如此,特区政府将扩大其内地办事处和海外经贸办的职能,17个办事处会设立“招商引才专组”,主动接触目标企业和人才,联系世界百强大学,推广各项计划。
再有,初创企业一直是香港痛点之一。
所以在这股科创潮下,香港也在加速“抢”企业,加大力度引进内地和海外高潜力的科技企业落户。《施政报告》提出设置“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香港独角兽企业仅12家;截至2021年底,初创企业仅3755家。《蓝图》提出,未来五年要达到18家独角兽和约5000家初创企业,未来十年则达到30家和约7000家。
为了培养香港基因独角兽,科技园公司近来频繁接触VC/PE,为有潜力的科创企业寻找“金主”。
“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去做这个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用我们自己的投资基金去投,第二部分就是帮助园区的公司找投资者。比如像德勤入驻园区,他们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带投资机构过来谈项目,跟有需要的公司进行对接。”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称。
从金融中心到科创中心
在抢企业、抢人才上的持续发力,也让香港开始逐渐看到了效果。
据悉,从2017年到2022年,香港特区政府史无前例地投入1500亿港元资金,不断优化创新科技环境,研发人员增加到超3.6万人,初创企业增加到约4000家。
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两年香港成功吸引超过100家创科企业,涵盖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先进制造、新能源和生命健康科技等领域。这些企业多数已在港注册或落户,部分正准备迁入。
而这对于十年前的香港来说,是不能想象的。
作为国际知名金融中心之一,在过去多年间,香港主要以资源型、金融型等传统行业作为主要产业支撑。自然而然地,很多香港年轻人选择去读商科、金融,缺乏冒险精神,总觉得创新是“少数人的游戏”。
“High Tech揩嘢,Low Tech捞嘢”,这是香港早年间流传的一句话,大意是说谁沾手高科技行业,谁就吃亏;谁从事低科技行业,反而盈利。
在这种价值观下,香港的科技创新氛围是非常保守的。几年前,香港几乎没有私营的创业工作坊和科技研究工作室。
转折发生在2015年,这一年创新及科技局和香港科学院先后成立,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香港设立全球第一个海外修复医学研究中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也宣布在香港成立首个海外创新中心。
紧接着在2016年,根据年度施政报告,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多项有关科技研发、创业支援等政策,包括总额达47亿港元的创科创投基金。同时,业界也在香港推出多个扶植初创企业的投资计划,包括阿里巴巴集团的10亿港元“香港创业者基金”、中国内地创新平台“硬蛋”的4亿港元“硬蛋IoT基金”等。
其实从创科产业链来看,香港在上游具有明显优势,比如香港现在拥有4所世界排名100强的大学,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8所与世界级科研机构合作的实验室,相对而言,珠三角并没有世界排名100强的大学,整个广东省也仅有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科技创新中心的角色。
但是在中游成果转化和下游商业化应用则远远落后。“香港基础研究一直比较强,已经满足创新从0到1的研发阶段。在1到10的初步生产阶段,我们也建了高级制造中心。”上一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认为,创新最终肯定还是要进入市场,要大量生产。这个从10到1000乃至10000的阶段肯定不单纯靠香港,必须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联动起来。
与此同时,香港在科创上其他问题也很突出,就是地价、房租贵,“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房租、人工等高昂成本可能随时压垮创业者。除此之外,此前科技人才在本地很难找不到合适工作,若不创业、不出国、不去内地发展,就只能转行。
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内地科技人才奔向香港寻求创业机会已成为一股热潮。无论是当地科技园区对初创项目较低门槛的资金支持计划,还是香港特区政府对优秀人才落户政策的优化,在内地创业环境阶段性遇冷的时点,都显示出吸引力。
可见,当下的香港虽不能说完成了到全球科创中心的转身,但也已经打破此前的作为金融中心的固有印象,并持续向科研发力,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政策。比如,通过“产学研1+”计划,政府拿出一部分钱来鼓励大学将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设立100亿港元的“新型工业加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