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杖牙医义诊近40年 化作文字激励年轻医生接续到宅服务

拐杖牙医林易超(右)5年前是花莲首位推动「到宅医疗」服务的牙医,虽然时常需身背重达30公斤的设备到偏乡看诊,却从不喊累,他也希望能借由将自己的人生故事与经历出版成书,感动年轻牙医接续跟进。(林易超提供/罗亦晽花莲传真)

拐杖牙医林易超(右)5年前是花莲首位推动「到宅医疗」服务的牙医,虽然时常需身背重达30公斤的设备到偏乡看诊,却从不喊累,他也希望能借由将自己的人生故事与经历出版成书,感动年轻牙医接续跟进。(林易超提供/罗亦晽花莲传真)

拐杖牙医林易超(右)5年前是花莲首位推动「到宅医疗」服务的牙医,虽然时常需身背重达30公斤的设备到偏乡看诊,却从不喊累,他也希望能借由将自己的人生故事与经历出版成书,感动年轻牙医接续跟进。(林易超提供/罗亦晽花莲传真)

拐杖牙医林易超5年前是花莲首位推动「到宅医疗」服务的牙医,虽然时常需身背重达30公斤的设备到偏乡看诊,却从不喊累,他也希望能借由将自己的人生故事与经历出版成书,感动年轻牙医接续跟进。(林易超提供/罗亦晽花莲传真)

拐杖牙医林易超(右)5年前是花莲首位推动「到宅医疗」服务的牙医,虽然时常需身背重达30公斤的设备到偏乡看诊,却从不喊累,他也希望能借由将自己的人生故事与经历出版成书,感动年轻牙医接续跟进。(林易超提供/罗亦晽花莲传真)

年近花甲的拐杖牙医林易超秉持「行医助人」初衷进行义诊近40年,尽管行动不便却还是到海外替弱势义诊,在身障机构驻点巡回医疗,5年前更成为花莲首位推动「到宅医疗」服务的牙医,虽然时常需身背重达30公斤的设备到偏乡看诊,却从不喊累,不过近年因有感城乡医疗资源落差及县内牙医面临断层等问题,决定将自己的人生故事与经历化作文字出版成书,盼借此感动年轻牙医接续跟进。

出生在彰化县员林镇的林易超出生10个月因一场大病罹患小儿麻痹症,之后他的左脚便穿上铁鞋且须依靠拐杖行动,然而天无绝人之路,自小天资聪颖的他,国中小学阶段均是全校第一名毕业,更代表家乡考上建中,并以台大医学系为目标,不过考大学那年,因陪考的父亲鼾声如雷让他彻夜未眠,以致最后考上自己的第14顺位志愿高医大的牙医系。

林易超大学毕业后,1992年在家乡成家立业,2年后便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在台北马偕医院成立中华牙医服务团(CCDS),从台湾离岛开始进行义诊,一直到1995年全台健保开办后才开始前往海外,不过他因家庭因素,始终无法参与义诊,直到2005年举家搬到花莲,并在2007年因缘际会加入教会的义诊团,才开启了他的海外义诊之旅,并定时在黎明教养院驻点,替院生进行巡回医疗。

2017年中央推动长照2.0,林易超或许因曾有到海外义诊的经验,让他有足够信心与勇气,成为东部第一位接下「牙医到宅服务」的医生,期间不仅要背负重达3、40公斤的器材,还得自行驾车行经崎岖山路到偏乡,替重病卧床或昏迷不醒的患者看诊,但他从不曾喊累,并以「医者父母心」的情怀坚持至今,目前已累计100多名个案。

不过林易超近年在进行「到宅医疗」期间发现花莲医疗资源的匮乏及牙医人力的短缺,因此他在友人鼓励下,决定将自己人生故事及义诊的心路历程出版,《从后山走向世界,拐杖牙医林易超》一书,盼能借此抛砖引玉,给予年轻医师更多正向力量,鼓励他们走向服务人群的道路。而该书也荣获周大观文教基金会「第25届全球热爱生命奖章」。

林易超说,县内目前约有140多名牙医,不过有一半已超过60岁,且瑞穗乡等偏乡目前已无牙医诊所,乡民往往需远赴人口较多的乡镇看诊。由于花莲进行到宅看诊服务的牙医目前仍只有他1人,原先新书首刷2500本是想送给医学生,但有朋友表示自己也想买,因此决定以工本费500元贩售,并将所得捐给弱势团体,不过还是希望能透过此书,感动年轻医师加入到宅医疗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