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人次逆差/學者:分眾規畫 導入新產品
台湾观光入出境旅次、消费逆差扩大。桃机入境旅客在行李转盘旁等待提领行李。
台湾观光入出境旅次、消费逆差扩大,但交通部观光署推入境观光的做法却遭旅游业者诟病,认为帮助根本不大。学者认为,观光署除了KPI要调整外,也应依不同市场来做统计分析,分众规画国际行销内容,而不是一视同仁地都给入境补贴,导入新产品的思维和补贴政策双管齐下,才真的有办法吸客。
高餐大观光研究所刘喜临表示,检视台湾观光的KPI应该要有四个面向,第一个是人次,这也是目前观光署对外界说明观光政策时,立下的主要评鉴标的,但人次是一个数字,并不能代表推动入境观光政策全部成效。
第二个KPI则是观光客每人每日在台的消费。刘喜临说,这个才是观光署要特别重视的,检视观光客在台消费的消长细项,才能看到问题所在;第三个KPI则是满意度,对于设施设备、景区环境、饭店品质等的满意度好不好。第四个KPI则是重游率,最直接地告诉政府,「台湾」这个品牌在国际观光市场上到底被不被埋单。
台湾入境旅游协会创会理事长王全玉则说,政府喊「观光立国」喊得震天价响,但现实面就是卡在行政、行销。推入境观光需要政府各单位跨部门协调,观光署纵使升格,却依旧权限不足,农业部、文化部、内政部各单位自己做自己的,行政面根本没有打通。
王认为,观光署不应一直讲有几百万人次入境,而该说就算只有七百万人次入境,但来的客人却是怎样的状况,品牌定位也要明确,不是一直向国外行销夜市,却又要求入境业者做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