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印江:探索“三四五”工作法提升资金项目管理质效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局按照中央、省、市、县财政资金使用管理要求,按照“三四五”工作思路加强项目管理、发挥资金效益,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三个聚焦,确保项目谋划“准”
该县聚焦优势资源,谋划一批高质量的产业发展项目,涵盖茶叶、食用菌、肉牛、辣椒等主导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聚焦群众需求,优先支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项目,谋划一批配套设施、公共服务提升、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奖补项目,不断改善脱贫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聚焦实施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模式,在产业项目上采取“村集体经济+农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户”“扶贫车间+农户”等模式,最大限度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
今年以来,该县共开发公益性岗位2276个,发放工资1316万元;推行以工代赈模式实施项目16个,发放劳务工资483万元;产业奖补发放补助资金3990万元,发放跨省一次性交通补贴1276万元,直接分红501万元;生产经营性收入增加2.4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增加0.8个百分点,有力地推进了脱贫人口增收。
突出四个强化,确保项目推进“快”
该县强化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适时召开县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议调度项目建设工作,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坚持按月调度,确保项目快速推进;强化制度先行,建立健全涵盖项目建设各环节的制度办法和工作规范,先后制定了《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及扶贫资产管理办法》《财政衔接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财政衔接资金监督检查制度》等文件,以严格规范的制度“把人管严、把钱管紧、把事管好”;强化效率优先,按照“分类设库、分层储备、分级管理”原则,聚焦乡村建设“183”行动(制定一个规划+实施八大工程+健全三个体系),科学编制“531”项目库,高质量储备项目,确保上级财政资金到县后能够快速从项目库中择优选择项目,制定资金分配方案,15天内分配到项目,30天内完成项目实施方案专家评审并批复,确保项目及时启动;强化督导问效,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要求,建立资金绩效管理责任清单,通过财政评审、引入第三方参与项目监督、政府监督、群众监督等方式,对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无缝隙监督检查,严防挤占挪用、虚报冒领、挥霍浪费及虚假招投标等违规违纪问题。同时组建县财政衔接资金项目督导组,每月到各乡镇(街道)、部门开展衔接资金使用管理专项督导,确保项目早实施、早建成、早见效。
狠抓五个到位,确保项目建设成效“好”
该县狠抓实施程序落实到位,按照下达年度项目计划、组织实施、项目验收、项目决算、项目移交等流程实施项目,并坚持“建则必成、成则有效”的原则,高效统筹项目单位,上下联动、同向发力,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狠抓实施过程指导到位,采取线上政策宣讲视频会议培训、线下专题业务培训、现场观摩、外出考察等多种方式,对资金项目管理、档案建设、资产管理进行业务培训;狠抓实施质量督促到位,紧盯资金项目“开工率”“竣工率”“报账率”等核心指标,对资金使用、项目管理情况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压实主体责任,确保项目质量达标;狠抓资产管理运营到位,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和营运,坚持“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管护资产范围、管护责任、管护措施,健全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实现项目持续发挥联农带农效益;狠抓项目效益分配到位,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及批复文件确定利益联结机制,项目收益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采取差异化分配,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印江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