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反中氛围浓 台湾经验更受重视

台湾学者指出,国际反中氛围浓厚,也让台湾观点更受重视。图为8月10日在福建福州举办的第十一届海峡青年节峰会。(中新社)

暑假是学者赴国外学术访问的高峰,据几位刚出国参与学术交流的学者指出,无论在欧洲、日本、韩国,虽然造成的原因各异,但都不约而同感受到反中氛围浓厚,也让台湾专家的观点更受重视;与此同时,有许多外国学者访台,想多了解台湾和两岸,不过学者认为,若只透过民进党官方管道安排,意见单一,容易偏听,未必能代表台湾完整的声音。

这个夏天是疫情解封后的第一个暑假,不少学者把握时间出国学术交流。据一位暑假赴欧洲学术访问的国际关系学者Peter表示,明显感受到欧洲的反中氛围,鲜少有亲中声音。

究其原因,Peter认为俄乌战争对欧洲影响深远,当中国表面维持中立不谴责俄罗斯,在欧洲人看来就是挺俄,「俄乌战争唤起了整个欧洲人对俄罗斯威权体制的恐惧,这个影响非常大,也就连带影响对中国的观感。」

另一位政治学领域的学者Sam,暑假去了韩国、日本,他也感觉到学术领域的反中氛围,「都在讨论怎么防范中国」,他认为日韩除了紧跟美国立场外,韩国反中还可回溯到2016年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飞弹系统,北京当时的剧烈反应,让韩国人觉得不可理喻,加上现在的尹锡悦政府亲美,让反中成为韩国的政治正确。

至于日本的反中,除了历史因素,他指出,最近几年中共频繁以间谍罪名抓捕在华日本人,则是关键因素,「现在去问问日本学者,说要邀请到中国去,没有人愿意去」。

学者Peter表示,在这样的氛围下,台湾过去与中共交手的经验和意见,更受到国际重视,「大家才认识到,原来台湾过去这么辛苦,现在中共对西方国家在做的事,台湾全部都经历过,到现在也正在上演」。

「台积电几乎每个场合都会被谈到」,学者Sam说,去年裴洛西访台,把台湾的国际声量冲得非常高,有些不便去大陆的外国学者,也会选择来台湾,希望透过台湾角度解读中国,「这是个趋势,也凸显台湾在中国研究领域的价值」。

不过Sam也直言,外国学者访台,若都只去拜访民进党政府安排的智库,会容易出现偏听,沦为大外宣,不见得能真正了解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