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没被陆股吓跑 美基金业抢赚反弹财已上膛

中国股市因房地产危机、经济增长放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而受到重创。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调查,中国投资组合去年流出金额高达800亿美元,而蓝筹股沪深300指数较3年前创下的历史高点已经下跌43%。今年以来,中国股市下跌近2%,但在北京采取多项激励措施后已脱离低点。

尽管低潮还在,但聚焦中国的美国基金经理人仍然押注投资人会希望重返中国市场,称其估值让人难以对中国视而不见。

根据Morningstar Direct的数据,以未来12个月的每股盈余预估值来计算,沪深300指数目前的本益比为12倍,而标普500指数的本益比为24倍。

聚焦于中国ETF的资产管理公司KraneShares执行长Jonathan Krane表示,这可能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能以长久未见的估值买进中国股票。

一些基金经理人主张,就中国庞大的规模,以及尽管较前几年下滑但仍属亮眼的经济成长率而言,投资人应该将中国市场纳入资产配置。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ETF全球主管Bryon Lake表示,我们真的认为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投资人的投资组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吗?是的,这毫无疑问。

根据Morningstar的数据,2023年在美国注册的中国ETF有4档、2022年有两档、2021年有8档。在将基金的发行与关闭纳入考量后,截至2023年底,在美国注册的中国ETF共有48档,这个数字在过去几年变化不大,但较十年前成长了46%。

推出一档新的ETF通常需要至少六个月时间,而对于必须投入新领域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说,这个过程可能耗时更长。先备妥一个具有投资绩效的产品来抢占快速流动的资金,可以让一个小型基金摇身一变成为大咖基金。

Matthews Asia的ETF资本市场主管Michael Barrer表示,对于愿意迎战逆风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说,ETF拥有巨大的「先行者优势」(first mover advan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