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设计奖花钱「镀金」? 买奖说反应信心不足

元智大学艺设系主任林楚卿于三创课程教导学生互动装置。(元智大学提供/李怡芸台北传真)

近年台湾获红点、IF、Good Design Award等设计大奖的比例不低,也被视为台湾软实力的证明,除了不少已在业界的设计师获奖无数,学校设计相关系所也鼓励学生参赛累积履历,然而随着近日红点设计奖概念奖报名费涨价,一些设计师也跳出来呼吁勿对奖项过誉,为得奖而花大钱。

参与设计奖,光是报名费就颇为可观一直为业内人士熟知,以德国红点为例,报名费介于205至410欧元(约台币7100至1.4万元),获Best of the Best则需要再支付4100欧元(约台币14.2万元)。对此得奖收费方式,一些设计师认为这样的报名费和缴奖费难以高攀不说,虽是欧洲的奖项却可见华人报名、得奖者比欧洲多,流于知名度高得奖浮滥。

一些在教学现场的设计师和设计系所学生更焦虑的是,为了学校的积分或招生名声,学校多要求学生报名红点或IF,似乎花大钱报奖、得奖是设计师的必要「成本」之一,学生或刚出社会的设计师,靠学校补助或案子的收入硬着头皮报奖,进帐恐怕比报名得奖费还低。

大叶大学工业设计学系助理教授赖建源表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性的设计竞赛,「其实不仅是提升学校知名度,以学生身分参赛,除了可以获得免费或优惠的参赛方案外,参加竞赛也是学生积累实作经验和展示作品的一种方式。对于未来就业也是很具说服力的履历」。元智大学艺设系主任林楚卿则指出,以学校立场仍是鼓励学生自发性参与各式校外竞赛或征件,学校也会对入围者提供相应的耗材、报名费补助,重点在于提升能力、自主学习和接轨国际,是否要参加高额报名费奖项,则建议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竞赛参加。

今年获邀成为重要奖项英国D&AD的评审主席,台湾科技大学设计系副教授李根在,身为2000年红点设计奖开始有视觉传达设计奖的第一个台湾获奖者,他指出平面设计多是设计服务,但红点是用产品设计的概念收费,透过红点标章来作为产品销售的宣传,可说游戏规则有其历史渊源,也非「买奖」就能得奖。此外,红点在台湾被冠上「设计界的奥斯卡奖」得到过誉的名声,而红点也顺势把得奖数量增加,吸引来自华人与韩国的参赛作品。

李根在认为「买奖说」反应了台湾设计在心态上的过于不及,意味着台湾还未建构出属于自己的审美标准与自信,「追逐国际奖项的认同固然因为西方在世界主流价值定义的位阶上,但台湾如能建构自身对专业认知的标准上有足够的公信力,对国际设计有更多的了解,就不会只依赖国际奖项「镀金」才被视为「认证」,才是设计界心态和结构上值得思考之处。